时间: 2025-04-28 08:3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8:32:41
桃源忆故人(五之三) 作者:陆游 〔宋代〕
一弹指顷浮生过。
堕甑元知当破。
去去醉吟高卧。
独唱何须和。
残年还我从来我。
万里江湖烟舸。
脱尽利名缰锁。
世界元来大。
人生如白驹过隙般迅速,一转眼已经过去了。无论如何,知道自己终究会破碎。离去吧,醉酒吟诗高卧,独自歌唱何必需要他人伴和。我的余生还如往昔一般。万里江湖上烟雾缭绕,脱去那些名利的羁绊,世界本来是如此广阔。
“桃源”指的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象征着与世隔绝的理想境地,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致力于文学创作一生,作品涵盖诗、文、词等,尤以诗著称。他的诗风刚健有力,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桃源忆故人》创作于陆游晚年,当时国家动荡,个人仕途坎坷,诗中表达了对往昔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当下世俗名利的厌倦。
《桃源忆故人》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它通过对浮生迅速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一弹指顷浮生过”便用一种简短而有力的方式,揭示了人生的短暂。接着,作者用“堕甑元知当破”进一步阐明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在“去去醉吟高卧”中,陆游渴望逃避世俗的纷扰,享受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里表现出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或许是对“桃花源”那种安宁生活的追求。而“独唱何须和”则强调了自我的独立性与内心的坚定,表明在孤独中仍然可以找到自我价值。
随后,诗人不仅感叹自己的“残年”,还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此时的他已脱离了名利的束缚,回归到一种更为广阔的生活视野中,“世界元来大”的结尾也让人感到一种豁达的态度,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宽广胸怀。
整首诗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渗透着对人生哲理的思索,语言简练而意味深长,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生命和自由的思索,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反思,最终达到一种内心的解脱与豁达。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情感,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一弹指顷”指的是:
A. 时间很短
B. 时间很长
C. 时间不重要
D. 时间是固定的
“脱尽利名缰锁”中的“缰锁”指的是:
A. 物理上的锁
B. 名利的束缚
C. 生活的约束
D. 个人的选择
诗中与“桃花源”相关的主题是:
A. 爱情
B. 战争
C. 理想生活
D. 旅行
陆游和陶渊明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陆游通过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反思,陶渊明则通过描绘“桃花源”的理想境地,二者在主题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却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