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2:16
《沔阳夜行》
作者:陆游 〔宋代〕
夜发沔阳驿,坡陀冈阜重。
月斜欹帽影,霜重湿裘茸。
野岸鸣枯叶,烟林度晓钟。
梁州明日到,一笑解衰容。
在夜晚我从沔阳的驿站出发,山坡和冈阜重重叠叠。
月光斜照,帽子的影子也倾斜,霜重得使得裘衣湿滑。
荒野的岸边响起枯叶的鸣声,烟雾中的树林传来晨钟。
明天我就要到达梁州,轻轻一笑便能解去我脸上的衰老之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作品风格以豪放、悲壮见长。他在国家动荡的时期,积极参与政治,虽屡遭贬谪,但仍然创作出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创作背景
《沔阳夜行》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此时他已经经历了多次政治斗争和个人挫折,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不屈与对未来的希望。通过对夜行的描绘,表现出他在孤寂夜晚中的思索与对明天的期待。
《沔阳夜行》是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诗,以夜行的场景为背景,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未来的期盼。开篇的“夜发沔阳驿”就设定了时空背景,诗人行走在夜色中,感受到身边的山丘、月光与霜冷,这些自然元素不仅为诗增添了画面感,也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沉重和思虑。
“月斜欹帽影,霜重湿裘茸”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秋夜的寒冷,月光的清冷,让人在视觉上感受到一种凄凉的美。接着,诗人通过“野岸鸣枯叶,烟林度晓钟”,将诗的情景推向晨曦,枯叶的声音与晨钟的鸣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无常。
最后两句“一笑解衰容”,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乐观。即便在严寒的夜晚,他依然保持着一份淡然与从容,面对生活的挑战,微笑将能驱散衰老的阴影。这种积极的心态让整首诗充满了力量与希望,体现了陆游作为一个老年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孤独的旅途中,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坚韧,透过自然景象展现出人对未来的希望与乐观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反映出他在自然与人生之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陆游
C. 白居易
D. 李白
“月斜欹帽影”中的“斜”字主要形容什么?
A. 角度
B. 颜色
C. 时间
D. 形状
诗中提到的“梁州”指的是哪个方面?
A. 地名
B. 人名
C. 事物
D. 风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陆游的《沔阳夜行》相比,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更多的是表现诗人的豪情与对历史的怀念。而陆游则更倾向于描绘个人的内心感受,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对人生的思考。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各部分的分析与解析,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沔阳夜行》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