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2:56
趋世非身事,山中适性情。
野花多异色,幽鸟少凡声。
树影搜凉卧,苔光破碧行。
闲寻采药处,仙路渐分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选择在山中隐居,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山中有各种颜色的野花,幽静的鸟儿几乎没有世俗的喧嚣。树影下,诗人享受片刻的清凉,绿苔上闪烁的光点照亮了他的行程。闲暇之时,他在山中寻找采药的地方,仿佛逐渐接近那条通往仙境的路径。
方干,唐代诗人,字元干,号梅溪,生卒年不详,主要活跃于唐代中期。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以田园山水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山中即事》创作于诗人隐居山林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世俗纷争的逃避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唐代是一个政治动荡和文化繁荣并存的时代,方干通过隐居来实现内心的宁静和自我反省。
《山中即事》是一首典型的隐逸诗,诗人通过对山中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趋世非身事”直接表明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厌倦。接下来的“山中适性情”则表达了他在山中生活的舒适与自在。
诗中“野花多异色,幽鸟少凡声”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多样性和宁静。这种对比使得山中生活显得更加美好,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内心追求。接下来的“树影搜凉卧,苔光破碧行”则描绘了诗人在树荫下享受清凉的情景,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最后一句“闲寻采药处,仙路渐分明”更是将隐逸的主题推向高潮,暗示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揭示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A. 追逐世俗的名利
B. 逃避世俗的纷争
C. 追求财富
D. 寻找朋友
“野花多异色”中的“异色”指的是什么?
A. 野花的颜色多样性
B. 野花的香味
C. 野花的数量
D. 野花的生长环境
诗中“仙路渐分明”寓意什么?
A. 诗人即将离开人间
B. 诗人对理想生活的逐渐认识
C. 诗人将要回归世俗
D. 诗人对未来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