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3:21
题碧溪山禅老(一作赠鹤隐寺僧)
作者: 方干 〔唐代〕
师步有云随,师情唯鹤知。
萝迷收朮路,雪隔出溪时。
竹狖窥沙井,岩禽停桧枝。
由来傲卿相,卧稳答书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一位禅师之间深厚的情谊。诗中描绘了禅师在山间行走,伴随的是如云般静谧的气氛,只有鹤鸟懂得他的情感。诗人感叹山中的迷雾和幽静,仿佛将世间纷扰隔离在外。竹子在窥视沙井,岩石上的鸟儿停在桧树枝上,构成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最后,诗人提到自己一向对禅师高傲,而如今则是懒于回复他的书信,显示出一种无奈与思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干是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835年,卒于公元901年。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通过自然景物表现内心情感,擅长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方干晚年,正值他对人生与修行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禅意的向往和对高人禅师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禅师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自然的热爱。开篇以“师步有云随”点出禅师的轻盈境界,暗示其在山水之间的自在生活。接着“师情唯鹤知”强调了只有鹤这种高洁之物才能理解其内心的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中描绘的环境极具诗意,“萝迷收朮路,雪隔出溪时”描绘出了一幅迷雾缭绕、清新脱俗的画面,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此时,禅师仿佛与世隔绝,融入了自然的怀抱。
“竹狖窥沙井,岩禽停桧枝”,通过观察自然生灵的动态,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进一步丰富了意境。最后两句“由来傲卿相,卧稳答书迟”则表达了诗人对禅师的敬重与自省,显示出一种无奈与反思的情感,仿佛在承认自己对高人书信的懈怠。
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了一种清幽、淡泊的氛围,展现了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禅师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哲思的深刻反省,展现了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师步有云随”意指什么?
A. 禅师的步伐如云般轻盈
B. 禅师的行走很慢
C. 禅师走得很快
D. 禅师不喜欢走路
“师情唯鹤知”中鹤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代表贪婪
B. 代表孤独
C. 代表高洁与超然
D. 代表世俗
诗人对禅师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傲慢
B. 无所谓
C. 敬重与反思
D. 恨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唐诗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