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5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9:09
水碧湘裙,苔青画屧,一庵秋梦萧萧。燕子飞来,伤心怕问前朝。芳犀已抵千金重,秪怜才两字魂销。带愁描露叶娟花,廿五离骚。妆楼粉黛都销歇,听鱼山梵唱,夜雨无憀。三尺香坟,他时杯酒须浇。脂田一棱飘儿菜,峭西风吹上寒潮。旧红桥几树垂杨,几处琼箫。
水面如碧,穿着湘裙的女子,青苔生长的画鞋,秋日的梦境显得萧条。燕子飞来,却不忍问起往日的情景。珍贵的芳犀已是千金之重,唯独怜惜那两个字的灵魂已然消逝。带着愁苦描绘露水滋润的叶子和花儿,正如《离骚》里的二十五章。妆楼里的粉黛早已消散,听着鱼山的梵音,夜雨中无所畏惧。三尺香坟,将来喝酒时定要洒上几杯。田野中一行飘荡的儿菜,西风凛冽,带来寒潮。旧红桥旁几棵垂柳,几处悠扬的琼箫声。
蒋敦复(清代),字伯龙,号青山,晚号梅溪,江苏常熟人。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忧伤和对过往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高阳台四首 其一》以清新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意象优美,情感深沉。开篇便以“水碧湘裙,苔青画屧”引入,展现了一个清丽的女子在秋水之畔的形象,透出一丝惆怅。诗中“燕子飞来,伤心怕问前朝”将燕子与过往的联系描绘得生动而感伤,似乎在诉说着一个未了的故事。接着,诗人用“芳犀已抵千金重”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又流露出“魂销”的无奈,暗示着美好与失落之间的对比。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如“露叶”、“妆楼”、“琼箫”,不仅增强了诗的意境,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的末尾提到“三尺香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故去之人的怀念与敬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亡者的尊重。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展现了个体在历史与时间面前的脆弱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芳犀”象征什么?
A. 珍贵的香料
B. 失去的爱情
C. 美好的回忆
“燕子飞来,伤心怕问前朝”的意思是?
A. 燕子带来了快乐
B. 燕子象征着过去的美好
C. 燕子让人感到伤心
诗中提到的“夜雨无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夜雨的喜爱
B. 对过去的释怀
C. 对孤独的无奈
《离骚》与《高阳台四首 其一》对比:
两者都是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但《离骚》更侧重于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而《高阳台四首 其一》则更关注于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前者的情感更为激烈,后者则显得细腻而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