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1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15:37
夜闻邻舟崔家儿歌
半夜闻歌客寝惊,
空余缥缈渡江声。
湘妃舞罢波纹冷,
月欲衔山天未明。
半夜里听见邻船上传来的歌声,
让我在床上惊醒,只剩下那缥缈的渡江声。
湘妃舞罢之后,波纹依旧显得冷清,
月亮快要落入山中,天色尚未大亮。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湘妃”出自《楚辞》,湘妃是屈原的化身,常常与悲伤、忧愁的情感相联系。在诗中提到湘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往事的追忆。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他在诗词中融入了书法的美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游历江南期间,夜晚在舟中听见邻船传来的儿歌,因而触发了他对孤独与思乡的感受。此时正值月明之夜,诗人在旅途中的迷茫与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的情感基调。
《夜闻邻舟崔家儿歌》展现了黄庭坚在夜晚的孤独与思考。诗的开头,诗人用“半夜闻歌”引入,表达了在寂静的夜晚,突然听见邻船上传来的歌声,这种突然的声音打破了夜的宁静,令他感到惊讶与震撼。接着,诗人描绘了那缥缈的江声,展现了夜的幽静与歌声的飘渺,形成一种虚幻而美丽的意境。
诗中提到“湘妃舞罢波纹冷”,不仅体现出诗人对湘妃传说的引用,还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冷清,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无奈与伤感。最后一句“月欲衔山天未明”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月亮快要沉入山中,天色尚未大亮,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对未来的渴望。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夜晚孤独中的思考与感悟,诠释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歌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体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妃”是指谁?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月欲衔山天未明”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