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代门生作立春书门贴子诗四首》

时间: 2025-05-04 00:28:01

诗句

草木沾云露,峰峦近壁奎。

新春行乐处,南北共花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8:01

原文展示:

草木沾云露,峰峦近壁奎。新春行乐处,南北共花溪。


白话文翻译:

草木沾满了云雾中的露珠,峰峦仿佛贴近了天边的星宿。新春的欢乐之地,南北的花溪都在共赏春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沾染,沾湿。
  • 云露:云层中的露水,形容春天湿润的气候。
  • 峰峦:山峰和山峦,指代高山。
  • 壁奎:这里的“壁”可理解为高耸的地方,“奎”指代天上的星宿。
  • 行乐处:欢乐的地方。
  • :一起,共同。

典故解析:

  • “壁奎”暗指天上的星宿,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宇宙的敬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千山,江苏常州人,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画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土的眷恋。

创作背景: 《代门生作立春书门贴子诗四首》是在立春之际创作,反映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立春是农历新年的开始,象征着万物复苏,适合表达对新春的期盼和欢愉。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开头两句“草木沾云露,峰峦近壁奎”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清晨,草木上沾满了露珠,山峰显得格外高耸,仿佛与天上的星宿相接,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意境。接下来的“新春行乐处,南北共花溪”则表达了人们在新春时节共同享受春光的欢乐,南北的花溪都被春意所感染,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和谐共生的场景。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传达出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摹,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和欢愉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春的气息和生机的蓬勃。诗中不仅有个人的感受,也有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显示了诗人对春天的礼赞,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木沾云露:描绘了春天清晨草木上沾染了云雾中的露珠,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湿润和清新。
  2. 峰峦近壁奎:山峰看上去高耸入云,似乎与星宿相连,体现了自然的壮丽和神秘。
  3. 新春行乐处:新春佳节,适合游玩和欢庆,传达出一种喜悦的心情。
  4. 南北共花溪: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春天的花溪皆在欢庆,暗示着春天带来的团结和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星宿相联系,展现出一种神秘的美感。
  • 对仗:上下句格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草木沾露,赋予了自然以生命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体现了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木:象征生命的复苏与自然的和谐。
  • 云露:代表春天的气候特征,湿润而清新。
  • 峰峦:象征高远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 花溪:象征春天的繁华与生机,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草木沾云露”中的“沾”意为: A. 沾染
    B. 沉浸
    C. 依附
    D. 挥洒

  2. 立春的意义是: A. 冬天的结束
    B. 春天的开始
    C. 夏天的到来
    D. 秋天的相聚

  3. “南北共花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分裂
    B. 和谐
    C. 孤独
    D.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相似。
  2.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展现了自然的美和人对环境的感悟。

诗词对比:

  • 范成大与王维:两者均以自然景观为题材,王维的诗歌更强调禅意与内心的宁静,而范成大的诗歌则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欢乐,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范成大与宋代田园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越女词其三 栖贤寺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横吹曲辞 洛阳陌 在浔阳非所寄内 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相和歌辞 公无渡河 宴郑参卿山池 杂曲歌辞 发白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彐字旁的字 针絶 抱火卧薪 爱才如命 志结尾的成语 执法无私 业字旁的字 害群之马 疋字旁的字 退傅挥金 秂祀 黄卷幼妇 八字旁的字 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元开头的成语 生张熟魏 重垂线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