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横吹曲辞 洛阳陌》

时间: 2025-07-28 15:11:43

诗句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上陌,惊动洛阳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5:11:43

原文展示: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上陌,惊动洛阳人。

白话文翻译:

白玉般的美少年,驾车渡过天津河。看那花儿开在东边小路上,惊动了洛阳的行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玉:形容年轻男子的美貌,像白玉一样洁白无瑕。
  • 谁家郎:指的是哪个家族的年轻男子,带有一种疑问和好奇的语气。
  • 回车:指转过车子,回头看。
  • 天津:此处指代河流,实际为地名,传达一种江河的意象。
  • 东上陌:指东边的小路,陌是指田间小路。
  • 惊动:使人感到惊讶或好奇。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简单,但其中的“洛阳”指代的是一个繁华的城市,诗中提到的“洛阳人”则象征着对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洛阳作为古代的都城,常常被用来代表繁华与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世称“诗仙”。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风格多变,常常抒发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李白的盛年时期,正是他游历各地、感受自然与人情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李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同时也对个人的理想与情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横吹曲辞 洛阳陌》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作,通过描绘一个美好瞬间,展示了李白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的敏锐感知。全诗以“白玉谁家郎”开篇,立刻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一个年轻的男子,既表现了他出众的容貌,也暗示了李白对美的向往与追求。

接着“回车渡天津”,描绘了这一美少年在河边的活动,展现出一种活泼、灵动的气息。而后“看花东上陌”,则将视线引向自然,恰如其分地融入了春天的气息,花朵的绽放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最后一句“惊动洛阳人”,不仅暗示了洛阳的繁华与人文气息,还表达了这种美景对人们的震撼,仿佛在提醒着人们要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李白以精炼的语言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感悟,值得品味与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玉谁家郎:指出了诗中美少年,强调了他的美丽。
  • 回车渡天津:描绘了他的动作,给人以轻快的感觉。
  • 看花东上陌:自然景象与美少年相结合,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惊动洛阳人:表现了美的震撼力,体现出人们对美的向往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玉”比喻年轻人的美貌,生动形象。
  • 对仗:在“回车”和“渡天津”中,形成一种和谐的节奏感。
  • 意象:通过“花”和“路”构建出一种春天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体现了对青春与美的赞美,表达了李白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玉:象征着纯洁、美丽的青年,代表着理想与追求。
  • 天津:不仅是地理名词,更是象征着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 :象征生命的繁荣与美好,代表着春天的气息。
  • 洛阳人:象征着对美的追求与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2. “白玉谁家郎”中的“白玉”用来形容? A. 一种花
    B. 年轻男子的美貌
    C. 一条河流
    D. 一座城市

  3. 诗中提到的“洛阳人”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美的震撼
    B. 旅行的疲惫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春天的渴望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杜甫的作品:李白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之美,而杜甫则更多反映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两者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唐诗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资料:

  1. 《李白全集》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严陵待锁 霪雨 除夜 其四 次韵徐宰斋宿学宫 约刘良叔观苔梅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 闻角 题致堂新州坐石 简徐宰 沁园春·把酒问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初试啼声 巢结尾的成语 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雨字头的字 页字旁的字 风逆 众星环极 速尤 齒字旁的字 歌结尾的成语 乙字旁的字 简章 青云独步 自有公论 落井下石 丹书铁契 人字头的字 性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