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庚申过青草湖》

时间: 2025-07-31 09:01:48

诗句

已越重湖险,张帆胜顺流。

乱云藏野寺,横网闹渔舟。

物色湖南好,风霜岁晚谋。

未知荒歉后,得似向来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09:01:48

原文展示:

庚申过青草湖 张栻 〔宋代〕 已越重湖险,张帆胜顺流。 乱云藏野寺,横网闹渔舟。 物色湖南好,风霜岁晚谋。 未知荒歉后,得似向来不。

白话文翻译:

已经越过了重重湖水的险阻,扬帆顺流而下,感觉非常顺畅。 天空中乱云密布,隐藏着一座野外的寺庙,渔船上横挂着渔网,显得热闹非凡。 湖南的景色真是美好,但在岁末的风霜中,我不得不考虑未来的生计。 不知道在经历了荒年和歉收之后,生活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

注释:

  • 重湖:指湖南的洞庭湖及其周边水系。
  • 张帆:扬帆,指船只启航。
  • 胜顺流:形容船只顺流而下,非常顺畅。
  • 乱云:形容天空云彩纷乱。
  • 野寺:指位于郊外的寺庙。
  • 横网:渔网横挂,表示渔民正在捕鱼。
  • 物色:景色,风光。
  • 风霜岁晚:指岁末的寒冷和风霜。
  • 荒歉:指农作物歉收的年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文学家、哲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宋代庚申年(1180年)经过湖南青草湖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湖上的景色和渔民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生计的担忧。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穿越青草湖的所见所感。首两句写船只顺流而下的顺畅,中间两句通过乱云和渔舟的描绘,展现了湖上的生动景象。后两句则转向对未来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能否如前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越重湖险,张帆胜顺流。”——诗人已经越过了重重湖水的险阻,扬帆顺流而下,感觉非常顺畅。
  2. “乱云藏野寺,横网闹渔舟。”——天空中乱云密布,隐藏着一座野外的寺庙,渔船上横挂着渔网,显得热闹非凡。
  3. “物色湖南好,风霜岁晚谋。”——湖南的景色真是美好,但在岁末的风霜中,我不得不考虑未来的生计。
  4. “未知荒歉后,得似向来不。”——不知道在经历了荒年和歉收之后,生活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

修辞手法:

  • 比喻:“乱云藏野寺”中的“乱云”比喻天空云彩纷乱,增加了诗的意境。
  • 拟人:“横网闹渔舟”中的“闹”字赋予渔舟以人的动作,使画面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通过描绘湖上的景色和渔民的生活,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云:象征着天空的变幻莫测。
  • 野寺:代表着宁静和远离尘嚣的避难所。
  • 横网:象征着渔民的勤劳和生活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云藏野寺”中的“乱云”象征着什么? A. 天空的变幻莫测 B. 渔民的勤劳 C. 湖水的险阻 答案:A

  2. 诗中“横网闹渔舟”中的“闹”字赋予了什么以人的动作? A. 乱云 B. 野寺 C. 渔舟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观察。

诗词对比:

  • 张栻的《庚申过青草湖》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首诗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秋日西湄,次顾庵江村韵。 满江红 咏雪 满江红·睡起纱窗 满江红 其一 谢孟使君 满江红 满江红 其二 小女归次淮北举第三子真州闻报口占志喜寄五文婿 满江红 满江红 已丑春少卿老师命余赴梅兰芳思南路寓所约临票社活动,余观梅剧多矣,而亲晤其面则初次也 满江红 闰七夕雨 满江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有情人终成眷属 艮字旁的字 高头大马 匏瓜空悬 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阜字旁的字 炭结尾的成语 曰字旁的字 精奇古怪 泰然自若 装葱卖蒜 胃溃疡 幾字旁的字 徒子徒孙 夺人所好 反掖 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