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15:47
〔宋代〕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张栻后裔繁多,现湖南涟源(原安化县)白杨、冲头、马头、大范等张姓大多为张栻之第七世孙张万全之子伯瑛、叔瑛、季瑛(张汝诚)、琨瑛、玉瑛、仲瑛、孟瑛、金瑛之后。每年在农历6月30日季瑛公生辰日,此支张姓后裔均会在白杨进行祭祖活动。
办学指导 在办学指导思想方面,主张以“成就人材,以传道济民”为方针。他在《岳麓书院记》中指出:“岂特使子群居佚谈,但决科利禄计乎?亦岂使子习为言语文辞之工而已乎?盖欲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这既是张为岳麓书院制定的办学方针,又是他最根本的教育思想。自隋唐立科举取士制度以后,学校便成了科举的附庸,办学也就是为了科举取士。两宋官学的弊端正表现在士子们“争驰功利之末”,以“异端空虚之说”为是,而以“事天保民之心”为非。张的上述主张便是针对这种弊端而提出来的。其一,他明确提出办学不是为了科举,不能“为决科利禄计”;其二,提出“亦岂使子习为言语之辞之工”,意即反对学校以缀辑文辞为教,而应注重学生的操行培养;其三,提出办学的根本目的是“传道济民”,学校要为社会培养经国济世的人才。
在张栻的影响下,湖湘弟子把重视“经济之学”作为“践履”的重要标准。他在岳麓书院培养了一大批弟子,成为湖湘学派的中坚力量。李肖聃《湘学略》说:“南轩进学于岳麓,传道于二江(静江和江陵),湘蜀门徒之盛,一时无两”。《宋元学案》中介绍南轩门人及再传弟子,成器者达数十人。其中有“开禧北伐”功臣吴猎、赵方,官至吏部侍郎的“忠鲠之臣”彭龟年,组织抗金、“锐志当世”的游九言、游九功兄弟,善于理财,整顿“交子”(纸币)卓有成效的陈琦,“光于世学”的理学家张忠恕等。他们都是张主教岳麓时的学生,被称之为“岳麓巨子”,他们真正践履了张拭的“传道济民”的理想,其学术和政治活动使湖湖学派更加流光溢彩。
张栻理学上承二程,推崇周敦颐《太极图说》,以“太极”为万物本原,主张格物致知,知行互发。在知行关系上他认为“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行有始终,必自始以及终。”“盖致知以达其行,而行精其知”(《论语解·序》)。曾创建善化(今长沙)城南书院,主持岳麓书院,并先后在宁乡道山、衡山南轩、湘潭碧泉等书院聚徒讲学,声名极一时之盛。其弟子胡大时、彭龟年、吴猎、游九功、游九言,皆为湖湘学派之巨子。政治上誓不与秦桧为伍,力主抗金,学术上虽承二程,但有别于程朱而又异于陆学。
【 过洞庭 】 城头鸡一号,浩荡风脚回。篙师起相呼,牵帆... 详情
【 故观文建安刘公挽诗四首 其二 】 国耻臣当死,公家二世心。忍看垂绝笔,谁续... 详情
【 赋罗汉果 】 黄实累累本自芳,西湖名字著诸方。里称胜母... 详情
【 和元晦咏画壁 】 松杉夹路自清阴,溪水有源谁复寻。忽见画图... 详情
【 和黄漕雪中将至长沙 】 吾道元如砥,人间谩畏途。未容舟泝峡,且泛... 详情
【 岁晚烹试小春建茶 】 阳月藏春妙莫窥,灵芽粟粒露全机。煮泉独啜... 详情
【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十九 】 化工生意源源在,静处详观总不偏。飞絮满空... 详情
【 城南杂咏二十首·濯清亭 】 芙蓉岂不好,濯濯清涟漪。采之不盈把,怊怅... 详情
【 次韵许深父 】 西山老木正亭亭,云影参差阴复晴。手卷残书... 详情
【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 】 梅公山色近庭除,胜日供公几杖余。千古谩传... 详情
【 城南杂咏二十首 兰涧 】 艺兰北涧侧,涧曲风纡馀。愿言植根固,芬芳... 详情
【 张子真杨政光吴德夫追路湘源赋此以别 】 驱车出严关,触热归路长。一雨群物苏,吾行... 详情
【 别离情所钟十二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严陵 其二 】 岁律亦已暮,风烈雪漫漫。去路阻且长,念子... 详情
【 平时兄弟间十三章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其八 】 南山有佳木,柯叶正敷荣。愿图岁晚功,大用... 详情
【 二月二十日野步城南晚与吴伯承诸友饮裴台分 】 春日烟沙岸,禅房风竹窗。有时倾绿酒,随处... 详情
【 用元晦定王台韵 】 珍重南山路,驱赢几度来。未登高岳顶,空说... 详情
【 送零陵贾使君二首 其二 】 孝友传家法,如君好弟兄。祇应推此意,便足... 详情
【 题庾楼 】 南瞻庐阜北淮山,下有长江万顷寒。往事无边... 详情
【 送然侄西归二首 其一 】 堂堂希白翁,共惟同出自。百年诗礼传,名教...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