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

时间: 2025-04-27 18:22:32

诗句

仰看鸿雁思吾弟,连日清游只欠渠。

不知千里江南路,亦有梅花似此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2:32

原文展示: 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 张栻 〔宋代〕 仰看鸿雁思吾弟,连日清游只欠渠。 不知千里江南路,亦有梅花似此无。

白话文翻译: 抬头仰望飞翔的鸿雁,不禁思念起我的弟弟,连续几天的清游,唯独缺少了他。 不知道千里之外的江南路上,是否也有梅花像这里一样美丽。

注释:

  • 鸿雁:古代常用来比喻书信,这里可能暗指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 清游:指清雅的游览。
  • 渠:这里指作者的弟弟。
  • 江南路:指江南地区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腊月二日与家人一同到城东观赏梅花后夜归时所作,表达了对远方弟弟的思念和对梅花美景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深切思念和对梅花美景的欣赏。首句“仰看鸿雁思吾弟”,以鸿雁为媒介,引出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次句“连日清游只欠渠”,表达了诗人对弟弟未能同游的遗憾。后两句“不知千里江南路,亦有梅花似此无”,则通过对比江南的梅花,进一步强化了对弟弟的思念和对眼前梅花美景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仰看鸿雁思吾弟”:诗人抬头看到飞翔的鸿雁,引发了对弟弟的思念。鸿雁常被用来比喻书信,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希望弟弟能收到他的思念。
  2. “连日清游只欠渠”:诗人连续几天与家人清雅地游览,但总觉得缺少了弟弟的陪伴。
  3. “不知千里江南路”:诗人不知道千里之外的江南路上,是否也有梅花。
  4. “亦有梅花似此无”:诗人想知道江南的梅花是否也像这里一样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鸿雁比喻书信,表达对弟弟的思念。
  • 对比:通过对比江南的梅花,强化了对弟弟的思念和对眼前梅花美景的珍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念和欣赏。诗人通过对弟弟的思念和对梅花美景的欣赏,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鸿雁:象征书信和远方亲人的思念。
  • 梅花:象征美丽和坚韧,也代表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鸿雁”象征什么? A. 书信 B. 飞翔 C. 美丽
  2. 诗人为什么感到“连日清游只欠渠”? A. 因为天气不好 B. 因为弟弟不在 C. 因为梅花不美
  3. 诗中提到的“江南路”是指哪里? A. 江南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方地区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 吕祖谦的《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张栻的《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但张栻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亲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诗的风格和特点。
  • 《张栻诗集》:收录了张栻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张栻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茅亭闲坐 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 落叶 乱山 路中对月 隆中 留山中诸君子见访 刘景升祠 荔枝四首 李氏素风堂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锓版 列举 血字旁的字 风驰草靡 逸开头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万人异心 王字旁的字 饮水不迷源 氏字旁的字 休征嘉应 一心百君 营火 以疾掩迟 嘴打人 耳刀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