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已亥杂诗 114》

时间: 2025-08-03 16:22:30

诗句

诗人瓶水与謨觞,郁怒清深两擅场。

如此高才胜高第,头衔追赠薄三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16:22:30

已亥杂诗 114

原文展示:

诗人瓶水与謨觞,郁怒清深两擅场。如此高才胜高第,头衔追赠薄三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的情怀与才华,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高雅品味的追求。诗人以清澈的水和深邃的情感比喻自己的才华,尽管在世俗的名利场上未能如愿以偿,但他认为自己的才华远胜于那些只追求功名的人。

注释:

  • 瓶水:比喻清澈的水,象征清净的心境和真实的才华。
  • 謨觞:指一种酒器,象征世俗的荣耀与享乐。
  • 郁怒:愤怒与忧郁,表现诗人的情感深邃。
  • 高才:高超的才智。
  • 高第:高官厚禄,世俗的荣华富贵。
  • 三唐:指唐代的三位著名诗人,表示对后世诗人的追赠与赞誉。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以直抒胸臆、深刻的思想见长,关注社会和个人命运。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末,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个人命运感到忧虑,因而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反思和对高雅精神的追求。

诗歌鉴赏:

《已亥杂诗 114》是龚自珍在清末动荡时期创作的一首重要诗作,体现了诗人对个人才华与世俗名利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比的手法,呈现出一种对荣华富贵的淡然态度。诗人以“瓶水”与“謨觞”两种意象相对,前者代表清明和真实,后者则象征虚华和浮躁,表达了他对清白无华生活的向往。尽管身处名利场,他却以愤怒与忧郁的深情,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反思。

诗中提到的“高才胜高第”一语,传达出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自豪,同时也隐含了对传统功名观念的批判。他认为,真正的才华比高官厚禄更为重要,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个人理想的坚持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龚自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诗人瓶水与謨觞”:诗人将自己比作瓶中的清水,与世俗的酒器(謨觞)形成鲜明对比。
    • “郁怒清深两擅场”:诗人在愤怒与忧伤中,展现出深厚的情感。
    • “如此高才胜高第”: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认为才华超越了世俗的地位。
    • “头衔追赠薄三唐”:即使如唐代诗人般有名,诗人仍觉得这些荣誉是无足轻重的。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瓶水”与“謨觞”的对比,展现不同的价值观。
    • 象征:水象征纯净与真实,酒器则象征虚荣与浮华。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真正的才华与品德的重要性,批判对功名利禄的盲目追求,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瓶水:象征诗人的清白与才华,传达出一种高洁而不媚俗的精神追求。
  • 謨觞:象征世俗的名利与虚荣,表明诗人对这些的抵触与不屑。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瓶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世俗名利
      • B. 纯净的心灵
      • C. 诗人的忧愁
    2. 龚自珍在诗中对名利的态度是:

      • A. 追求
      • B. 反感
      • C. 漠不关心
    3. “高才胜高第”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 A. 批判功名
      • B. 赞美权力
      • C. 追求名利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114》与杜甫的《春望》都是对社会现状的反思,但龚自珍更强调个人才华与内心的坚持,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体体验。

参考资料:

  • 《龚自珍诗文选》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张说巡边 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左丞相说右丞相璟太子少傅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 续薛令之题壁 幸凤泉汤 登蒲州逍遥楼 过王濬墓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 春晚宴两相及礼官丽正殿学士探得风字 春日出苑游瞩(太子时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草绿 风字旁的字 飘风暴雨 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打紧 舌字旁的字 无私无畏 黑字旁的字 包含篇的成语 支字旁的字 在谷满谷 片语只辞 矮半截 世吏 酒歌 黽字旁的字 盘石之安 包含季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