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11: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11:11
作者: 许浑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一叶下前墀,淮南人已悲。
蹉跎青汉望,迢递白云期。
老信相如渴,贫忧曼倩饥。
生公与园吏,何处是吾师?
蓟北雁犹远,淮南人已悲。
残桃间堕井,新菊亦侵篱。
书剑岂相误,琴樽聊自持。
西斋风雨夜,更有咏贫诗。
在遥远的夜晚,清澈的瑟声荡漾,西风吹动着翠绿的藤萝。残留的萤火虫落在玉露上,早晨的雁群掠过银河。高大的树木在晨曦中显得更加茂密,远处的山在晴空下显得更加迷人。淮南的一片落叶,让我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前院的一片落叶,淮南的人们已经感到悲伤。时光的流逝让我对青天的期盼变得遥远,白云的约定更是遥不可及。老朋友信相如渴望着相见,贫困和忧愁让我感到饥饿。生公和园吏,哪里才能找到我心目中的老师?蓟北的雁群依然遥远,淮南的人们已经感到悲伤。残桃在井边凋落,新菊也悄然侵入篱笆。书与剑难以相容,琴与酒我只能自持。在西斋的风雨夜,更有为贫困而作的诗篇。
作者介绍: 许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59年,卒年不详。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淡雅,常有愁苦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早秋,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抒发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个人的孤独与忧愁。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往昔的追忆。开头部分的“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以音乐和自然景观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残萤委玉露,早雁拂银河”,展现了秋天夜晚的寂静与美丽,进一步深化了秋的主题。
诗中“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落叶象征着失去与衰老,烟波渔舟则让人感到孤独与惆怅。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朋友、师长的渴望以及对贫困与困境的无奈。
整首诗用词简练而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许浑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带给读者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了对秋天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孤独、忧愁与对师友的怀念。
诗词测试:
诗中“高树晓还密”表现了什么样的意境?
“蓟北雁犹远”中“犹”字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