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5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3:09
作者: 许浑 〔唐代〕
原文展示:
坐穷今古掩书堂,
二顷湖田一半荒。
荆树有花兄弟乐,
橘林无实子孙忙。
龙归晓洞云犹湿,
麝过春山草自香。
向夜欲归心万里,
故园松月更苍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山居中感受到的古今变迁与个人心境。诗人坐在书房中,感到对历史的沉思,周围的湖田有一半荒废。荆树开花,兄弟们在欢笑,而橘树却没有果实,子孙却忙碌于生活。清晨,龙归山洞,云雾依旧湿润;麝香飘散在春山,草木散发着芬芳。夜晚来临,诗人想要回家,心中却似乎万里遥远,故乡的松树在月光中显得更加苍翠。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唐代诗人,字子华,号修竹,生于荆州,后居于长安。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融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背景是诗人隐居山林,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的向往及对人世纷扰的逃避。诗中提到的荒废与繁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诗歌鉴赏:
许浑的《题崔处士山居》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的情感。诗的开篇“坐穷今古掩书堂”引入了诗人的思考,古今的对比与沉思使整个诗歌充满了哲理的深度。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自然与人际间的关系,荆树的花开代表了兄弟间的快乐,而橘树的无果则暗示了子孙的忙碌与生活的无奈。这种对比使得诗歌更具层次感。
从“龙归晓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自香”可以看出,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春天的气息与生活的美好。最后几句“向夜欲归心万里,故园松月更苍苍”则充满了思乡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月光下的松树愈发显得苍翠,象征着思念的情感愈加深厚。
整首诗不仅在意境上缥缈悠远,更在情感上引发了读者的共鸣,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情美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蕴含了人生的哲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二顷湖田”意味着:
A. 很多的田地
B. 一半荒废的田地
C. 只有湖泊
“向夜欲归心万里”表达了诗人的:
A. 对自然的向往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朋友的怀念
诗人用“龙归晓洞”来描绘:
A. 自然的美丽
B. 生活的艰辛
C. 人际关系的复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