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时间: 2025-07-26 09:14:10

诗句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09:14:10

原文展示: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星星和风,
在画楼的西边、桂堂的东边。
我没有彩凤的双飞翅膀,
但心中有灵犀,彼此相通。
隔着座位送来钩春酒的暖意,
分坐两边玩射覆的蜡灯红光。
我叹息着听到鼓声,应该去应试,
在兰台上飞奔,像转动的蓬草。

注释:

字词注释:

  • 星辰:星星和星宿的总称。
  • 画楼:指精美的楼阁。
  • 桂堂:指桂花厅,象征富贵和美好。
  • 彩凤:美丽的凤凰,象征理想的伴侣。
  • 灵犀:指心灵相通,灵犀相知。
  • 钩春酒:春酒的名字,寓意温暖的情感。
  • 射覆:古代的一种游戏,暗指情感的暗示与交流。
  • 兰台:官府所在,或指文人聚集之所。
  • 转蓬:指无定的状态,寓意人生的漂泊。

典故解析:

  • 灵犀:出自《庄子》,意指心灵相通的情感。
  • 兰台:常用来指代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象征文人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深邃的情感和复杂的意象而闻名。他的诗风细腻,情感丰富,常以爱情、离别等主题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商隐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及对官场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诗中通过“昨夜星辰昨夜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着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盼。诗的开篇便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的基调,随后通过“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尽管身体无法与爱人双飞,但心灵上却能够彼此感应,展现了超越物质的深厚情感。

在后两联中,诗人通过春酒、蜡灯等意象,描绘了温暖的聚会场景,虽是欢乐,但诗人心中却有着无奈与惆怅。最后两句则透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无奈,表现出他在繁华背后的孤独与漂泊。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李商隐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夜星辰昨夜风:引入昨夜的自然景象,渲染孤独的氛围。
  2. 画楼西畔桂堂东:具体地点的描绘,增强了场景的细腻感。
  3. 身无彩凤双飞翼:表达了无法与爱人双飞的遗憾。
  4. 心有灵犀一点通:尽管身体上相隔,心灵却能相通。
  5. 隔座送钩春酒暖:描绘了温暖的聚会场景,充满人情味。
  6. 分曹射覆蜡灯红:游戏中流露的欢愉,但暗含离愁。
  7. 嗟余听鼓应官去:感叹自己要应试,心中不甘。
  8. 走马兰台类转蓬:比喻自己在官场的无奈与漂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通过“转蓬”比喻人生的漂泊无依。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其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仕途失意的感慨,表现出深刻的人生哲思和情感纠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辰:象征希望与梦想。
  • :象征变化与思念。
  • 彩凤:象征理想伴侣与美好爱情。
  • 灵犀:象征心灵相通的深情。
  • 春酒:象征温暖和团聚的情感。
  • 蜡灯:象征温馨的氛围与欢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彩凤”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鸟
    B. 理想的伴侣
    C. 财富
    答案:B

  2. “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身体的距离
    B. 心灵的契合
    C. 物质的追求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兰台”指的是什么? A. 官府
    B. 家庭
    C. 学校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李商隐的《无题》与白居易的《琵琶行》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人生的感悟。李商隐的诗更倾向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白居易则通过叙述的方式展现故事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生活体验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集》
  • 《唐代诗歌研究》

译文

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像随风飘转的蓬蒿。

注释

赏析

  首联以曲折的笔墨写昨夜的欢聚。“昨夜星辰昨夜风”是时间: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习习。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萦绕着宁静浪漫的温馨气息。句中两个“昨夜”自对,回环往复,语气舒缓,有回肠荡气之概。“画楼西畔桂堂东”是地点:精美画楼的西畔,桂木厅堂的东边。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颔联写今日的相思。诗人已与意中人分处两拨儿,“身无彩凤双飞翼”写怀想之切、相思之苦:恨自己身上没有五彩凤凰一样的双翅,可以飞到爱人身边。“心有灵犀一点通”写相知之深:彼此的心意却像灵异的犀牛角一样,息息相通。“身无”与“心有”,一外一内,一悲一喜,矛盾而奇妙地统一在一体,痛苦中有甜蜜,寂寞中有期待,相思的苦恼与心心相印的欣慰融合在一起,将那种深深相爱而又不能长相厮守的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态刻画得细致入微、惟妙惟肖。此联两句成为千古名句。   颈联“隔座送钩春酒暖,分营射覆蜡灯红”是写宴会上的热闹。这应该是诗人与佳人都参加过的一个聚会。宴席上,人们玩着隔座送钩、分组射覆的游戏,觥筹交错,灯红酒暖,其乐融融。昨日的欢声笑语还在耳畔回响,今日的宴席或许还在继续,但已经没有了诗人的身影。宴席的热烈衬托出诗人的寂寥,颇有“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凄凉。   尾联“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可叹我听到更鼓报晓之声就要去当差,在秘书省进进出出,好像蓬草随风飘舞。这句话应是解释离开佳人的原因,同时流露出对所任差事的厌倦,暗含身世飘零的感慨。   全诗以心理活动为出发点,诗人的感受细腻而真切,将一段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描绘得扑朔迷离而又入目三分。

相关查询

烟波即事十首 其二 记前辈语 芒种後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 春日杂题 十一月二十二日夜待子聿未归 寿考如富贵 园中作 古筑城曲 春晴自云门归三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拱璧 辰砂 贵人多忘事 包含榄的词语有哪些 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雁塔高标 遥岑寸碧 西吴 黽字旁的字 贫而乐道 龟鹤遐龄 非字旁的字 寒心酸鼻 甘字旁的字 意气高昂 攴字旁的字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