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菩萨蛮》

时间: 2025-05-02 22:43:29

诗句

东风卷尽欺花雨。

月明皎纸庭前路。

月底且论诗。

从教露湿衣。

明朝愁入绪。

各自东归去。

后夜月明中。

绿尊谁与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43:29

诗词名称: 菩萨蛮

作者: 侯置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东风卷尽欺花雨。月明皎纸庭前路。
月底且论诗。从教露湿衣。
明朝愁入绪。各自东归去。
后夜月明中。绿尊谁与同。

白话文翻译:

春风吹拂,花瓣纷飞,仿佛在欺骗着细雨。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庭前的道路。
在这样的月底,我们且来吟诗,任凭露水沾湿衣裳。
明天的忧愁又将袭来,各自都要东归。
在后夜的明月下,谁能与我同饮这杯酒呢?

注释:

  • 东风:春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 欺花雨:形容春雨轻柔如同在欺侮花瓣。
  • 皎纸:明亮的纸张,文人常用来书写诗文。
  • 露湿衣:露水浸湿衣裳,表达了春夜的湿润和清新。
  • 绿尊:绿色的酒杯,象征酒的饮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侯置,字仲明,号天泽,南宋著名词人。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注重情感的细腻表现。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末,正值花雨纷飞之时,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天的惋惜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菩萨蛮》描绘了一个春天黄昏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出对春日的眷恋及对友人的思念。开篇的“东风卷尽欺花雨”以春风为引子,生动勾勒出一个温柔的春夜,随后“月明皎纸庭前路”则引入了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诗人的思绪与情感。整首词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孤独感,尤其是“明朝愁入绪”,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无奈。而最后一句“绿尊谁与同”,更是将孤独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友人陪伴的渴望与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词人细腻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东风卷尽欺花雨”:春风将花雨卷尽,暗示春天的短暂与易逝。
    2. “月明皎纸庭前路”:明月照亮庭前的道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3. “月底且论诗”:在这个月底,诗人与友人相聚,共同吟诵诗歌。
    4. “从教露湿衣”:任凭露水浸湿衣衫,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无畏。
    5. “明朝愁入绪”:忧愁在心中缠绕,暗示对未来的无奈与担忧。
    6. “各自东归去”:朋友们分别,各自回家,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7. “后夜月明中”:在明亮的月光下,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8. “绿尊谁与同”:孤独地举杯,渴望有友人相伴。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与花雨比作轻柔的欺骗,增加了诗意。
    • 拟人:将春风拟人化,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 对仗:整首词结构工整,对仗工巧,增添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孤独和惆怅的情感。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温暖。
  • 月光:代表宁静与思考,映照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 露水:象征纯洁与清新,同时也带来一丝惆怅的气息。
  • 绿尊:酒杯象征友谊与欢乐,反衬出孤独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东风卷尽欺花雨”中,东风主要代表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夏天
    2. “绿尊谁与同”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生气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菩萨蛮》
  • 诗词对比

    1.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情感,风格更为细腻。
    2. 《菩萨蛮》(温庭筠):虽同名,但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各有不同,温庭筠更注重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哭李别驾 相和歌辞。短歌行六首 瑶草春 闲居自述 思归 忆鄱阳旧游 同裴观察东湖望山歌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持斧一章 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鬲字旁的字 野猪 灌夫骂座 书缺简脱 草字头的字 食盖 徇私作弊 密雨 养痈自患 包含匆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玉字旁的字 轩门 包含捶的词语有哪些 不可辩驳 神眉鬼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