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鹧鸪天 其八 春感集杜》

时间: 2025-04-24 22:03:22

诗句

云雨荒台岂梦思,居人不自解东西。

未开细柳散金甲,强拟晴天理钓丝。

花自发,鸟还飞,江湖远适有前期。

卧龙跃马终黄土,回首风尘甘息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03:22

原文展示:

云雨荒台岂梦思,居人不自解东西。
未开细柳散金甲,强拟晴天理钓丝。
花自发,鸟还飞,江湖远适有前期。
卧龙跃马终黄土,回首风尘甘息机。

白话文翻译:

云雨笼罩的荒台,难道是梦中的思念?
居住在此的人,自己却不知东南西北。
尚未发芽的细柳,散发着金色的光辉,
强行想在晴天里理顺钓鱼的丝线。
花儿自开,鸟儿仍然飞翔,
遥远的江湖,似乎有着往日的情怀。
卧龙跃马最终归于黄土,
回首往日风尘,甘愿远离纷扰的机缘。

注释:

  • 荒台:指荒凉的台地,象征孤独的环境。
  • 自解东西:自我解读方位,表示迷失方向。
  • 金甲:金色的光辉,形容柳树尚未发芽时的美丽。
  • 理钓丝:整理钓鱼的线,表现渴望与希望。
  • 卧龙跃马:指历史人物卧龙诸葛亮和跃马的豪杰,寓意归于平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伯驹(1888-1969),字子华,号秋水,近现代著名书法家、诗人,曾参与新文化运动,主张古典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他的诗风多变,常融汇古今,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张伯驹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观察,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开篇以“云雨荒台”引入,渲染出一种孤寂与迷茫的氛围,表现出对生活的沉思。紧接着提到“细柳散金甲”,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象征着希望的绽放。诗中“卧龙跃马终黄土”一句,暗示着历史的沉淀,令人感叹英雄最终也难逃生死的宿命。

全诗在意象的运用上相得益彰,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在表现形式上,诗句字数均匀,音律和谐,给人一种流畅的阅读体验。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引发人们对存在的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云雨荒台岂梦思: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思念的感慨。
    2. 居人不自解东西:强调了人们在生活中的迷惘与困惑。
    3. 未开细柳散金甲:通过细柳的描写,传达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4. 强拟晴天理钓丝: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渴望和追求。
    5. 花自发,鸟还飞:展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6. 江湖远适有前期:暗示对往日时光的怀念。
    7. 卧龙跃马终黄土:历史的沉淀与英雄的归宿。
    8. 回首风尘甘息机:对往事的反思与对纷扰生活的释然。
  •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细柳散金甲”)、拟人(“花自发,鸟还飞”)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追求,情感真挚且深邃。

意象分析:

  • 云雨:象征困扰与忧愁。
  • 荒台:表现孤独与迷失的状态。
  • 细柳:春天的希望与美丽。
  • 卧龙:历史人物的象征,代表过往的辉煌与英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细柳”象征什么?

    • A. 迷惘
    • B. 希望
    • C. 悲伤
  2. “卧龙跃马终黄土”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 A. 英雄最终归于平凡
    • B. 风光无限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张伯驹:李白的诗多豪放激昂,而张伯驹则更加内敛,注重细腻的情感描绘。
  • 杜甫 vs 张伯驹:杜甫关注社会现实,张伯驹则更多关注个人内心的感受与自然的交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伯驹诗文选》
  • 《古诗词与现代诗的对比研究》

相关查询

清平乐 其一 春 清平乐 黄荫普南归以花笺见贻 清平乐 海棠果 清平乐 其三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 清平乐七首 其二 清平乐·半淞园冬景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主明臣直 商云 齿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秦椒 伏首贴耳 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使臂使指 干字旁的字 鸟字旁的字 文徽 长辈 矛字旁的字 金鳷擘海 从伯 删芜就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