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暴雨》

时间: 2025-05-04 12:03:33

诗句

电尾烧黑云,雨脚飞银线。

急点溅池心,微烟昏水面。

气凉氛祲消,暑退松篁健。

丛蓼亚赪茸,擎荷翻绿扇。

风期谁与同,逸趣余探遍。

欲去更迟留,胸中久交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3:33

原文展示

暴雨
韩偓 〔唐代〕
电尾烧黑云,雨脚飞银线。
急点溅池心,微烟昏水面。
气凉氛祲消,暑退松篁健。
丛蓼亚赪茸,擎荷翻绿扇。
风期谁与同,逸趣余探遍。
欲去更迟留,胸中久交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电光闪烁,乌云密布,雨点如银线般飞舞,急促地打在池水上,溅起水心,水面上升起淡淡的烟雾。空气变得凉爽,烦闷的气氛消散,炎热的夏天也因此退去,松竹显得更加茂盛。池边的野蓼与赪茸相映成趣,手持荷叶如同翻动的绿扇。此时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但又有些孤独,谁能与我共享这逸趣?我本想离去,却又因心中情感的挣扎而迟迟不愿离开。

注释

  • 电尾:指雷电的闪光,形象地描绘了暴雨来临前的气氛。
  • 雨脚:形容雨点的落下,像银线一样飞舞。
  • 急点:急促的雨点,形容雨势的猛烈。
  • 微烟:轻薄的水汽,形容雨后水面的情景。
  • 氛祲:指烦闷的气氛。
  • 丛蓼:指池边的野蓼,生长在湿地的植物。
  • 擎荷:举起荷叶,形象地描绘了荷叶的情态。
  • 风期:指对风的期待,感叹风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偓(约790年-约850年),字君贞,号简斋,唐代诗人,曾任翰林学士,精于诗文,尤其以五言绝句闻名。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环境相对安定,诗人受到自然景象的启发,表达了对暴雨的感受以及内心情感的挣扎。

诗歌鉴赏

《暴雨》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暴雨来临的壮丽场景与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几句“电尾烧黑云,雨脚飞银线”,以雷电和雨点的形象渲染出暴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随后,诗人通过“急点溅池心,微烟昏水面”的描写,展现了雨水击打水面的动态美,水面升起的微烟又增添了一份朦胧感。

接着,诗中提到“气凉氛祲消,暑退松篁健”,表现出暴雨带来的清新气息,炎热的夏天因此退去,松竹也显得更加茂盛,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后面的“丛蓼亚赪茸,擎荷翻绿扇”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美,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两句“风期谁与同,逸趣余探遍。欲去更迟留,胸中久交战”,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矛盾。一方面,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另一方面又感到与人分享的渴望与无奈,情感丰富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电尾烧黑云:雷电闪烁,黑云密布,预示暴雨即将来临。
  2. 雨脚飞银线:雨点如银线飞舞,表现出雨势的猛烈。
  3. 急点溅池心:雨点急促地打在水面上,产生水花。
  4. 微烟昏水面:水面升起的微烟,营造出朦胧的氛围。
  5. 气凉氛祲消:雨后气温下降,烦闷的气氛消散。
  6. 暑退松篁健:炎热的气候退去,松竹枝叶愈加茂盛。
  7. 丛蓼亚赪茸:池边的野蓼和赪茸相映成趣。
  8. 擎荷翻绿扇:手持荷叶,形如翻动的绿扇,增添生动感。
  9. 风期谁与同:期待风的到来,却感到孤独。
  10. 逸趣余探遍:享受逸趣,四处探寻。
  11. 欲去更迟留,胸中久交战:想要离开,却因内心的矛盾而迟迟不愿离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雨脚飞银线”,将雨点比作银线,形象生动。
  • 拟人:如“擎荷翻绿扇”,赋予荷叶以人的动作。
  • 对仗:全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暴雨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力量和速度。
  • :象征生命的滋润与变化。
  • 池水: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波动。
  • 松竹:象征坚韧与生机。
  • 荷叶:象征清新与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急点溅池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紧张
    • C. 惊喜
  2. 诗人通过“风期谁与同”表达了什么?

    • A. 对风的期待
    • B. 内心的孤独
    • C. 对自然的热爱
  3. 诗中“气凉氛祲消”说明了什么?

    • A. 暴雨过后气候的变化
    • B. 夏天的结束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
  •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诗词对比

  • 韩偓的《暴雨》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出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暴雨》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而《将进酒》则强调人生的豪情与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审美情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庆春泽 安宁元夕 庆春泽·壬辰1952瞻鲁迅先生新墓 庆春泽慢 题定园主人荷香论史图 庆春泽漫 其二 题寒江独钓图 庆春泽 次韵诸君作 庆春泽 春阴 庆春泽 题赵笛楼玉扇吟 庆春泽 庆春泽 庆春泽 黄君坦寄示辛丑除夕饯岁词。勉次原韵,即题其庆春一觉图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拭目以观 包含嬛的词语有哪些 疋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政出多门 大字旁的字 无功受禄 磨砻砥砺 海外奇谈 卝字旁的字 木字旁的字 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会战 缓带轻裘 分与 避嚣 彻内彻外 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