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1:16
惜春
作者: 韩偓 〔唐代〕
愿言未偶非高卧,多病无憀选胜游。
一夜雨声三月尽,万般人事五更头。
年逾弱冠即为老,节过清明却似秋。
应是西园花已落,满溪红片向东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作者希望能够与志同道合的人共同享受高卧的闲适,但由于身体多病而无缘远游。春天的最后一夜,雨声淅淅,三月已经结束,万千人事又在清晨时分悄然开始。年纪虽轻,却已经感到老去,清明节刚过,却似乎已经进入秋天。看来西园的春花已经凋落,满溪的红花瓣随水流向东去。
“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的年龄,古时男子在二十岁时就被视为成年。清明节是春季的重要节气,象征春天的结束和万物复苏的时刻。
作者介绍:韩偓,字宗悫,号白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人生,尤其擅长描写春天的景象。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正值时光流转之际,诗人感受到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之情,结合自身的多病之体,产生了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
《惜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无常。全诗结构严谨,前四句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后四句则表现了对春天的惜别。首句“愿言未偶非高卧”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而“多病无憀选胜游”则显示出他因身体原因而无法实现的遗憾。雨声、三月、五更头等意象构成了时间流逝的背景,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两句用花落与溪流的意象,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流逝,令人深感惆怅。整首诗以春天为引子,反映了人对时光和生命的感慨,情感层次丰富、含义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拟人、对仗等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雨声与春末的结合,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花瓣随水流的意象更是充满了感伤。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天的逝去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希望能和谁一起享受生活?
诗中提到的“弱冠”指的是几岁?
“满溪红片向东流”中的“红片”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