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0:38
作者: 杜牧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幽人听达曙,聊罢苏床琴。
海录碎事。鱼多知海熟,药少觉山贫。
以下方舆胜览。土控吴兼越,州连歙与池。
山河地襟带,军镇国藩维。
绿水棹云月,洞庭归路长。
春桥垂酒幔,夜栅集茶樯。
箬影沉溪暖,蘋花绕郭香。
出守吴兴。
经冬野菜青青色,未腊山梅树树花。
优古堂诗话半破前峰月。
隐居的人在黎明时分倾听轻柔的乐声,闲暇时放下了琴弦。
海洋记录着琐碎的事情,鱼儿在水中了解海洋的成熟,药草在山中显得贫乏。
下面的地图展示了胜景,土地控制了吴国和越国,州与歙、池相连。
山河环绕着土地,军镇则是国的防线。
绿水荡漾着云和月,回程在洞庭湖的路途漫长。
春天的桥上垂下酒幔,夜晚的栅栏聚集着茶船。
箬竹的影子在温暖的溪水中摇曳,水边的蘋花环绕着城郭散发着香气。
我被派往吴兴治理地方。
寒冬过后,野菜依然青青,腊月未到,山梅树上花朵盛开。
在优古堂中,诗的话语半遮住了前峰的明月。
作者介绍: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以五言绝句和骈文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历史和个人情感,风格简练、含蓄。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杜牧隐居时,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冷静观察。
杜牧的《句》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优美的意象,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描绘了黎明时分的优雅场景,隐士在苏床上听琴,生动地表现了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接下来,诗人通过“海录碎事”和“药少觉山贫”来反映自然的宽广与贫瘠,传达出对生活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变化,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生活环境的深刻观察。尤其是“绿水棹云月”和“春桥垂酒幔”的意象,营造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让人感受到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隐含了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诗的最后,提及野菜的青翠与梅花的绽放,象征着坚韧与希望,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力量与美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思。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幽人”指的是:
A. 隐士
B. 君主
C. 商人
D. 旅行者
“绿水棹云月”中“棹”字的意思是:
A. 划船
B. 乘风
C. 流动
D. 追赶
诗中的“梅花”象征着:
A. 哀伤
B. 美丽
C. 坚韧与希望
D. 暴风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杜牧的《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杜牧更注重于生活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通过简洁的意象传达深层的哲理。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唐诗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