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8:33
《怀钟陵旧游四首》
作者:杜牧
一谒征南最少年,虞卿双璧截肪鲜。
歌谣千里春长暖,丝管高台月正圆。
玉帐军筹罗俊彦,绛帷环珮立神仙。
陆公馀德机云在,如我酬恩合执鞭。
滕阁中春绮席开,柘枝蛮鼓殷晴雷。
垂楼万幕青云合,破浪千帆阵马来。
未掘双龙牛斗气,高悬一榻栋梁材。
连巴控越知何事,珠翠沉檀处处堆。
十顷平湖堤柳合,岸秋兰芷绿纤纤。
一声明月采莲女,四面朱楼卷画帘。
白鹭烟分光的的,微涟风定翠々。
斜辉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
控压平江十万家,秋来江静镜新磨。
城头晚鼓雷霆后,桥上游人笑语多。
日落汀痕千里色,月当楼午一声歌。
昔年行乐秾桃畔,醉与龙沙拣蜀罗。
在南征之地,我第一次拜访最年轻的征官,虞卿与我犹如双璧般鲜亮。歌谣传唱千里,春日依旧温暖;乐声缭绕在高台上,月正圆满。帐中聚集了众多英俊人才,绛色帷幕装饰得如神仙般美丽。陆公的德行似乎依旧在天上盘旋,像我对恩情的回报一样坚定。
滕阁上春日的华丽席子已铺开,柘枝的鼓声如晴天的雷声般响亮。垂下的楼阁如万重青云相连,破浪的千帆如阵阵马蹄奔来。双龙斗牛的气势尚未挖掘出来,栋梁的材质高悬在空中。巴蜀与越地之间的纷争,珠宝与沉香堆积如山。
十亩平湖与堤柳交相辉映,秋天的兰花与芷草如绿丝般纤细。明月之下,采莲女在一声清唱中忙碌,四周的朱楼如画帘般卷起。白鹭在烟雾中舞动,微波荡漾在宁静的风中。夕阳的影子洒落在西山上,千步的虹桥气象万千。
平江的十万家宅相连,秋天的江面如新磨的镜子般平静。城头的晚鼓声如雷霆般响亮,桥上的游人欢声笑语不断。日落时分,汀洲上的痕迹如千里颜色;楼上的月光在中午时分传来一声歌唱。往昔欢愉于繁桃树下,醉意与龙沙中挑选蜀罗。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擅长五律与七律,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历史人物和社会风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而细腻,常以情景交融、意象丰富而著称。
《怀钟陵旧游四首》是杜牧在回忆与友人曾经游历钟陵的情景时所作。诗作充满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友人及自然美景的热爱。
杜牧的《怀钟陵旧游四首》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昔日游玩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春长暖”、“月正圆”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而“歌谣千里”则传达出人们欢乐的生活状态。全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色,如“白鹭”、“秋兰”等,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不仅描绘了美丽的风景,更流露出对往日时光的惆怅与思念。
诗中的“滕阁”与“平湖”则是对往日游玩的直接回忆,构建出悠然自得的氛围。通过“荔枝蛮鼓”和“青云合”等细节,展现出一种欢快与热闹的场景,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而结尾部分的“昔年行乐秾桃畔”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怀旧情绪,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反映了杜牧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美的享受。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怀念与友谊,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变化的感慨。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绘,杜牧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杜牧的《怀钟陵旧游四首》主要描绘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虞卿”象征了什么?
诗中的“滕阁”主要代表什么?
比较杜牧的《怀钟陵旧游四首》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感受,但杜牧的作品更偏向于怀旧与友谊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个体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