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1:46
点绛唇
剪烛西窗,淡妆小倚屏山畔。
翠笺玉管。伴我推敲惯。
月酿轻寒,寂寂春宵半。
更筹转。香残人倦。
梦绕梨花院。
在西窗下,我剪着烛光,轻妆淡抹地倚靠在屏风旁。
手中拿着翠色的信纸和玉管,陪伴我习惯性地推敲文辞。
月光带来一丝轻寒,春夜静谧已过半。
再举起笔来,香烟已淡,人也感到疲倦。
梦中缠绕着梨花的庭院。
沈允慎(约1640-1710),字子真,号石山,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他的词风细腻,常以柔美的意象描绘日常生活与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点绛唇》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社会动荡后逐渐稳定的时期,文人追求内心的安宁与情感的寄托。此诗通过对静谧夜晚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点绛唇》是一首充满柔美与细腻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在静谧夜晚的深邃思考与情感体验。诗的开头“剪烛西窗”,描绘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空间,烛光下的倩影似乎在轻声细语,透露出一种柔和而含蓄的美感。接着“淡妆小倚屏山畔”,让人想象到女子静静倚靠在屏风旁,轻妆淡抹,显得格外动人。
“翠笺玉管”引入书信的意象,代表着诗人对交流与情感的寄托,推敲文辞的过程又显现出一种文人的细腻与执着。接下来的“月酿轻寒,寂寂春宵半”,则将氛围转为一种淡淡的忧伤,月光带来的轻寒不仅增添了夜晚的清冷,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感。
“更筹转,香残人倦”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思绪的沉重,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到疲倦,似乎在思考着更深层的情感与人生。最后一句“梦绕梨花院”,以梦境结束,象征着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向往,梨花的意象也传达了春天的希望与柔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思考,展现了沈允慎作为清代词人的独特魅力。
全诗围绕夜晚的静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热爱与对美好情感的追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深的思考。
诗中“剪烛西窗”意指什么?
“翠笺玉管”中的“翠笺”指的是什么?
“梦绕梨花院”表达了什么情感?
可以将沈允慎的《点绛唇》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均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细腻情感,但沈允慎的作品更侧重于夜晚的孤寂与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与追寻。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