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夏初临 苦热简王参军》

时间: 2025-05-06 02:21:51

诗句

燕诉馀愁,蝉鸣新怨,千唆万弄斜阳。

斗大书斋,无端夏日偏长。

碧纱单挨流光。

觑残榴、褪尽红妆。

孤松犹瘦,清阴正稀,难据胡床。

常时河朔,避暑传觞,醉乡天远,归路仓皇。

隐囊纱帽,故人别号清凉。

但过何妨。

对弹棋、散帙焚香。

逞疏狂,高歌羽声,片片飞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1:51

原文展示:

燕诉馀愁,蝉鸣新怨,千唆万弄斜阳。
斗大书斋,无端夏日偏长。
碧纱单挨流光。
觑残榴褪尽红妆。
孤松犹瘦,清阴正稀,难据胡床。
常时河朔,避暑传觞,醉乡天远,归路仓皇。
隐囊纱帽,故人别号清凉。
但过何妨。
对弹棋散帙焚香。
逞疏狂,高歌羽声,片片飞霜。

白话文翻译:

燕子诉说着余愁,蝉声鸣叫着新的怨恨,斜阳下千声万语。
书斋里,夏日的时光显得格外漫长。
碧纱轻纱透着流光。
看着残榴花褪去的红妆。
孤松依然瘦弱,清凉的阴影已经稀少,难以倚靠在胡床上。
常常在河朔地区,避暑时传递酒杯,醉乡遥远,归路匆忙。
隐约的纱帽,老朋友称我清凉。
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弈时散开棋盘,焚香自娱。
尽情放纵,高歌吟唱,片片飞舞着霜雪。

注释:

  • :这里指燕子,象征着春天的离去与夏初的来临。
  • :蝉鸣声响,寓意夏天的热闹与烦躁。
  • 斗大书斋:形容书房的宽敞,暗指作者的读书生活。
  • 胡床:一种古代的坐具,常用来表示休息时的惬意。
  • 河朔:指黄河流域的地带,常用来形容避暑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君恭,号阮亭,明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以诗词、散文和戏曲见长,风格独特,常以清丽脱俗的笔调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批判。

创作背景:

《夏初临 苦热简王参军》创作于明代夏季,反映了作者在炎热的夏日时节所感受到的苦闷与烦躁。诗中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折射出当时人们在炎热天气下的生活状态和情感困扰。

诗歌鉴赏:

《夏初临 苦热简王参军》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季的炎热与诗人内心的苦闷。开篇的“燕诉馀愁,蝉鸣新怨”将自然界的声音与人的情感紧密联系,给人以深刻的共鸣。诗中充满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尤其是“斗大书斋,无端夏日偏长”,展现了作者对于夏日漫长的无奈与疲惫。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环境的细节,“碧纱单挨流光”,通过轻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流动的美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酷暑中对清凉的渴望。而“孤松犹瘦,清阴正稀”,则通过孤松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孤独感,暗示诗人内心的寂寞。

此外,诗中对饮酒避暑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对清凉时光的向往。最后,诗歌在“对弹棋散帙焚香”中达到高潮,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尽管身处炎热,仍然选择高歌放纵,体现了王世贞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燕诉馀愁,蝉鸣新怨:燕子在鸣叫,似乎在诉说着离愁,蝉声则带来了新的怨恨,暗示着夏天的到来与心情的变化。
  2. 千唆万弄斜阳:在斜阳下,万千声音交织,营造出一种热闹却又让人感到疲惫的氛围。
  3. 斗大书斋,无端夏日偏长:书房宽敞,夏日似乎无休止地延续,让人感到无所适从。
  4. 碧纱单挨流光:轻纱在光影下轻轻摆动,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5. 觑残榴褪尽红妆:观察到残余的石榴花已然褪去色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6. 孤松犹瘦,清阴正稀,难据胡床:孤独的松树依然瘦弱,清凉的阴影已然稀少,无法再靠在胡床上享受。
  7. 常时河朔,避暑传觞:在河朔地区,常常传递酒杯避暑,表现出生活的惬意。
  8. 醉乡天远,归路仓皇:醉意朦胧,归途却显得匆忙,暗示对生活的逃避与无奈。
  9. 隐囊纱帽,故人别号清凉:轻便的纱帽,老朋友称我为清凉,展现出一丝幽默。
  10. 但过何妨:尽管如此,又何妨呢?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11. 对弹棋散帙焚香:在对弈时散开棋盘,焚香自娱,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12. 逞疏狂,高歌羽声,片片飞霜:尽情放纵,高声歌唱,仿佛霜花飞舞,营造出一种洒脱的气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燕子和蝉的鸣叫比作诉说情感,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界的元素以人类的情感,如燕子诉愁。
  • 对仗:如“孤松犹瘦,清阴正稀”,展示了诗歌的工整与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夏季炎热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对清凉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燕子:象征春天的离去与夏天的来临。
  • 蝉鸣:代表夏天的热闹与烦躁。
  • 孤松:传达出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 碧纱:象征清凉与优雅,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胡床:代表一种休闲的生活状态,体现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蝉鸣”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离去
    B. 夏天的热闹
    C. 秋天的萧瑟
    D. 冬天的寒冷

  2. “孤松犹瘦”中,“孤松”象征着什么? A. 朋友的支持
    B. 内心的孤独
    C. 自然的美丽
    D. 生活的丰富

  3. 诗中“但过何妨”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绝望
    B. 无所谓
    C. 愤怒
    D. 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夜即事》 by 苏轼:同样描写夏季的诗作,情感细腻。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表达对过往的怀念,情感丰富。

诗词对比:

  • 王世贞《夏初临 苦热简王参军》 vs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但王世贞更侧重于对夏日苦闷的描绘,而李白则通过历史感怀抒发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世贞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世贞诗文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吴传正枯木歌 题西湖楼 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 梦雪 次韵聪上人见寄(一作:次韵闻复上人。) 咏汤泉 夜至永乐文长老院,文时卧病退院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渔父·渔父醉 皇太后阁六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字旁的字 青瑶简 言之成理 威武雄壮 餐葩饮露 戈字旁的字 陈胜 厂字头的字 折文旁的字 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散步 呼吁 燮和之任 奎光 视同秦越 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