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36
选得闲坊住,秋来草树肥。
风前卷筒簟,雨里脱荷衣。
野客留方去,山童取药归。
非因入朝省,过此出门稀。
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
学书求墨迹,酿酒爱朝和。
古镜铭文浅,神方谜语多。
居贫闲自乐,豪客莫相过。
闲来松菊地,未省有埃尘。
直去多将药,朝回不访人。
见僧收酒器,迎客换纱巾。
更恐登清要,难成自在身。
自知清静好,不要问时豪。
就石安琴枕,穿松压酒槽。
山晴因月甚,诗语入秋高。
身外无馀事,唯应笔砚劳。
闲堂新扫洒,称是早秋天。
书客多呈帖,琴僧与合弦。
莎台乘晚上,竹院就凉眠。
终日无忙事,还应似得仙。
醉倚斑藤杖,闲眠瘿木床。
案头行气诀,炉里降真香。
尚俭经营少,居闲意思长。
秋茶莫夜饮,新自作松浆。
每忆旧山居,新教上墨图。
晚花回地种,好酒问人沽。
夜后开朝簿,申前发省符。
为郎凡几岁,已见白髭须。
菊地才通履,茶房不垒阶。
凭医看蜀药,寄信觅吴鞋。
尽得仙家法,多随道客斋。
本无荣辱意,不是学安排。
林下无拘束,闲行放性灵。
好时开药灶,高处置琴亭。
更撰居山记,唯寻相鹤经。
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
客散高斋晚,东园景象偏。
晴明犹有蝶,凉冷渐无蝉。
藤折霜来子,蜗行雨后涎。
新诗才上卷,已得满城传。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36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季节的宁静生活,诗人选择了一个幽静的地方居住,秋天来临时,草木茂盛。诗人描述了秋风拂动竹席,雨中荷叶脱落的情景。野外的客人逐渐离去,山中的孩子们采药归来,诗人并不因入朝问政而感到稀少,反而喜欢这种闲适的生活。他在这片土地上栽种竹子,养鹅,爱好书法和酿酒。诗中提到的古镜和神方,暗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追求。尽管生活清贫,但诗人却乐在其中,不愿和豪客攀比。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在山中自得其乐,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抒发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
作者介绍:张籍,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66年,卒年不详,字子容,号梦得。张籍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善于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中秋节,表达了作者在这个传统节日中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政治上并不追求名利,而是选择隐居,享受自然的乐趣。
这首诗充满了对秋天与闲适生活的热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诗中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描绘了一个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张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自己对清静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诗中反复出现的“闲”字,强调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选择。他在竹林之中,享受着秋天的美好,似乎在与世隔绝,心灵得到彻底的放松。同时,诗中对自我修养和对文化的追求,也传达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秋天的田园画卷,更是一种理想生活的体现。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人在中秋时选择居住的地方是( )
诗中提到的“野客”是指( )
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 )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