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数日相识多以荔子分惠雨久而酸予主绝粮日买》

时间: 2025-05-07 06:27:47

诗句

穷居无米糁蒿藜,筠笼相先送荔枝。

安得仙人炼丹灶,试将红玉甑中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7:47

原文展示

穷居无米糁蒿藜,
筠笼相先送荔枝。
安得仙人炼丹灶,
试将红玉甑中炊。


白话文翻译

在穷困的居所里没有米饭,只能用蒿藜充饥;
竹笼里送来新鲜的荔枝,成为我暂时的慰藉。
我希望能有仙人来炼制仙丹,
试着在红色的玉制蒸锅里做饭。


注释

穷居:生活贫困,居无定处。
无米:没有米饭,形容生活困窘。
糁蒿藜:用蒿和藜(草本植物)充当食物,表明作者的穷困。
筠笼:竹制的笼子,装荔枝。
仙人:传说中的神仙,能炼制长生不老的药物。
丹灶:炼丹的炉子。
红玉甑:用红玉制成的蒸锅。


典故解析

“仙人炼丹”指的是中国古代道教文化中,仙人能够通过炼丹获得长生不老的能力。此处用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命运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刚中,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生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诗作可能是在作者生活困顿时创作,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苦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困境与心境,开头的“穷居无米糁蒿藜”直接揭示了生活的艰辛,表现出作者的贫困与无奈。接着提到“筠笼相先送荔枝”,虽处困境,依然有荔枝的馈赠,这份馈赠不仅是物质的,更是情感的支持,显示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最后两句“安得仙人炼丹灶,试将红玉甑中炊”,通过对仙人和炼丹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超脱现实的渴望与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使得整首诗有了一种深沉的忧伤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反映了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穷居无米糁蒿藜:反映出作者生活极为困顿,食物匮乏。
  2. 筠笼相先送荔枝:即使生活艰难,仍有友情的温暖。
  3. 安得仙人炼丹灶:表达对超越现实的向往。
  4. 试将红玉甑中炊:幻想理想生活的实现。

修辞手法

  • 对比:贫困与美好生活的对比。
  • 夸张:仙人炼丹的想象,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荔枝:象征着美好与温暖的情感支持。
  • 仙人:象征着理想与超越现实的希望。
  • 蒿藜:代表了生活的苦涩与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郑刚中的“穷居无米”指的是什么?

    • A. 生活富裕
    • B. 生活贫困
    • C. 生活舒适
    • D. 生活烦恼
  2. 诗中提到的“筠笼”是什么材质的?

    • A. 木
    • B. 金
    • C. 竹
    • D. 石
  3. “安得仙人炼丹灶”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财富
    • B. 权力
    • C. 理想生活
    • D. 冒险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郑刚中的诗更加强调现实生活的困苦,而李白则更多地渗透了对自由与孤独的反思。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
  3. 《郑刚中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王雅州见赠 和叔武逢梅二首 和叔武逢梅二首 和史志道侍郎游朝阳岩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 和史侍郎游澹岩韵六首 和剡宰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直接了当 殴曳 凵字底的字 舞刀跃马 一哄而集 早操 糍粑 下坂走丸 貝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佛处称尊 方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收兵回营 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闲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