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2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0:51
送谢师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张和叔
作者:梅尧臣
河湟宿兵地,劲勇天下闻。
侵疆古甚炽,薄伐诗所云。
往今势且异,利害理颇分。
远以塘设险,遂轻甲屯云。
昔传尝胆国,能破怒蛙军。
越虽隔大江,吴遭若枯焚。
实由持阻懈,抉目悲伍员。
夫子负美才,议论高不群。
况有令兄弟,今亦贰河汾。
助守戒不虞,慎勿倚和獯。
张侯为刺史,大族独此君。
法明而不苛,可共饰以文。
这首诗描写了河湟地区的军事情况,强调了勇猛的士兵在历史上的声名远扬。提到古代对边疆的侵扰十分严重,而如今形势却有所不同,利害关系已然明晰。远处的塘口设置了防御,轻装上阵的士兵在云雾中出征。提到历史上尝胆的故事,能够打败愤怒的蛙军,尽管越国与吴国隔着大江,却遭遇了同样的厄运,都是由于懈怠所致,伍员的悲惨命运令人唏嘘。作者赞美了朋友的才华,认为他的见解独树一帜,尤其在有兄弟朋友的支持下,更应当谨慎防守,避免依赖和轻视敌人。张侯作为刺史,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法律公正而不苛刻,可以与之共同美化文治。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以五言绝句闻名,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描写山水人情,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梅尧臣在诗中寄托了对朋友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局势和对军事的重视。
《送谢师直秘丞通判莫州兼寄张和叔》是一首具有深厚历史感和现实关怀的诗。通过对河湟地区军事情况的描写,梅尧臣不仅表现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寄托,更对国家的安危和历史的沉浮有着深刻的洞察。诗的前半部分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对边疆的重视,尤其是“昔传尝胆国,能破怒蛙军”句中提到的历史典故,强调了越国的奋发图强与吴国的衰败,寓意深远。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朋友的赞美与寄望,表达了对张侯的钦佩,认为他不仅有能力治理地方,还有德行,能够与他共同修文治。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历史、友人的深切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期许与警觉,具有很强的时代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安防的关注,对友人的赞美与期望,呈现出一种关切、警醒而又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尝胆国”是指哪个国家?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伍员是_____(填历史人物)。
判断题:诗中强调了对敌人的轻视和依赖是错误的。(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