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3:48
双头莲(双调)
作者:周邦彦 〔宋代〕
一抹残霞,几行新雁,天染云断,红迷阵影,隐约望中,点破晚空澄碧。助秋色。门掩西风,桥横斜照,青翼未来,浓尘自起,咫尺凤帏,合有人相识。叹乖隔。知甚时恣与,同携欢适。度曲传觞,并鞯飞辔,绮陌画堂连夕。楼头千里,帐底三更,尽堪泪滴。怎生向,无聊但只听消息。
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天边,几只新飞来的雁儿划过天际,天空的云彩被染成了红色,影子在阵阵迷离的景象中若隐若现,似乎在晚空的清澈中打破了宁静。秋色愈加浓厚。门窗紧闭,西风轻拂,桥横斜映照着,青鸟尚未到来,浓重的尘土悄然升起。近在咫尺的凤帷中,似乎有旧相识的人在此。叹息着两地相隔,不知何时才能再次欢聚。酒杯传递,马鞍飞驰,华丽的小路和画堂相连,直到黄昏。楼头千里之外,帐底更深的夜晚,泪水已然滴落。如今该如何面对,只能无聊地听取消息。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江苏吴江人,北宋著名词人,以其才情和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见长。他的词多描绘离愁别绪、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双头莲》创作于宋代,正值北宋中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受到推崇。周邦彦在此时创作此词,表达了对离别的哀愁和对重聚的渴望,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双头莲》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秋意的场景。诗中“一抹残霞”与“几行新雁”的意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隐约的忧伤。夕阳的余晖和飞雁的相继,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交替,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界的无情与人情的柔软。
“门掩西风,桥横斜照”,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似乎在渲染着一种离愁。接下来的“咫尺凤帏,合有人相识”,则转向人际间的情感,暗示着对旧友的思念与期待。叹息中的“知甚时恣与,同携欢适”,表达了对重聚欢乐时光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词以“楼头千里,帐底三更”的意象结束,深情的表达了孤独与忧伤,情感的波动在字里行间流淌,给人以深刻的共鸣。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探讨了人际之间的思念与离愁,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重聚的渴望,具有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以下哪个意象不出现在《双头莲》中?
A. 残霞
B. 新雁
C. 月亮
D. 凤帏
填空题:诗中“青翼未来,浓尘自起”描绘了( )的场景。
判断题:整首词主要表达了对重聚的渴望。(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双头莲》这首词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