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1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15:31
作者: 黎廷瑞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东村西村稼如云,
欲穫未穫黄纷纷。
鼠牙雀喙不可算,
奈此野彘千百群。
田头结舍坐霜夜,
敲犁击杵声相闻。
五更一刻少困怠,
终岁举室空辛勤。
近日南山老虎至,
野彘畏之俱远避。
遂令一枕得安眠,
犬豕时时亦遭噬。
呜呼犬豕所噬能几何,
野彘不去为害多。
东村西村的庄稼像云一样繁茂,
想要收获却还未成熟,黄灿灿一片。
田间的老鼠和雀鸟数也数不清,
可怕的是野猪成群结队。
田头搭起茅屋坐在霜冷的夜晚,
听到敲犁和击杵的声音此起彼伏。
五更一刻的时候不再困倦,
整年都在辛勤劳作,家中却总是空空。
最近南山的老虎来了,
野猪们都害怕得远远躲避。
因此我终于能安稳地入睡,
但狗和猪也时常遭到老虎的袭击。
唉,狗和猪被咬的又能有多少呢?
野猪不走,造成的祸害却是多。
作者介绍: 黎廷瑞,字仲明,南宋诗人,以其质朴的风格和对自然、农村生活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多描写农村生活和自然风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背景为农耕社会,农民面临的田地被野猪等动物侵害的实际情况。诗中反映出农民辛勤劳作却又面临自然灾害与动物侵害的矛盾,表达了对农民辛苦生活的同情。
《听山中谈虎赋二章》是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诗作,表现了乡村农民在自然界中与野生动物斗争的艰辛与无奈。诗的开篇描绘了丰收的期望与未成熟的现实,呈现出一种希望与失落交织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对鼠雀和野猪的描写,表现了农村生活的艰难,强调了农民的辛勤与不易。
当诗人提到南山的老虎到来时,虽是对野猪的威胁,似乎给农民带来了一丝安慰,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狗和猪的威胁,反映出自然界的生存法则的无情。诗中还通过“呜呼”这一感叹词,传达出对这种生存状态的无奈与惋惜。整首诗在描述农村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对自然界的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农民的辛勤与生活的艰辛,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深切同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虎”主要带来了什么影响?
诗中“奈此野彘千百群”描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