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3:33
插梅元无梅,春风从何来。
菀菀高树起,灿灿繁花开。
向来孤山老,锄云亲自栽。
宁知岁年晚,更受雪霜摧。
用意不食实,无心或成材。
天工未易窥,人力胡为哉。
掩卷既三叹,今古宁独梅。
终恐事偶然,愿君更深培。
这首诗的意思是,插梅树本来就没有梅花,在春风里又从哪里来呢?高大的树木茂盛地生长,灿烂的花朵在绽放。孤山虽然老了,却亲手栽种了这些云朵,谁能知道时光已晚,梅花也遭受了雪霜的摧残。若是用心不求实用,或许会意外成材。天工之巧并不容易看透,凭人力又能做些什么呢?我合上书卷叹息三声,古今之间,难道只有梅花独特吗?我终究担心这一切都是偶然的,愿你能更加努力地去培育。
黎廷瑞,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黎廷瑞的诗歌风格清新隽永,常常蕴含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这首诗写于宋代,生动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借梅花的插种引发对生命的无常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自然与生命的哲学思考。
黎廷瑞的《题汪氏插梅图卷后》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中通过梅花的种植,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期待。然而,插梅并不一定能开花,正如人生中的许多努力可能没有预期的结果,这种无常感让人感到惋惜。诗人用“春风从何来”来引入思考,暗示自然的规律与人力的渺小对比。
“菀菀高树起,灿灿繁花开”描绘了生命的蓬勃与美好,象征着希望和生机。而“宁知岁年晚,更受雪霜摧”则展现了岁月的无情,时间的流逝对生命的打击。诗末的“愿君更深培”,一方面是对友人的鼓励,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努力的期望,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和感悟,是一首耐人寻味的佳作。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规律,通过梅花的栽种引发对人生努力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诗人最终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给予他人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诗中提到的“孤山”象征什么?
a) 繁荣
b) 孤独
c) 美丽
诗人认为插梅的行为是否能够保证结果?
a) 能
b) 不能
c) 不一定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什么态度?
a) 忧虑与希望
b) 完全无奈
c) 绝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