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汪氏插梅图卷后》

时间: 2025-05-09 00:23:33

诗句

插梅元无梅,春风从何来。

菀菀高树起,灿灿繁花开。

向来孤山老,锄云亲自栽。

宁知岁年晚,更受雪霜摧。

用意不食实,无心或成材。

天工未易窥,人力胡为哉。

掩卷既三叹,今古宁独梅。

终恐事偶然,愿君更深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3:33

原文展示

插梅元无梅,春风从何来。
菀菀高树起,灿灿繁花开。
向来孤山老,锄云亲自栽。
宁知岁年晚,更受雪霜摧。
用意不食实,无心或成材。
天工未易窥,人力胡为哉。
掩卷既三叹,今古宁独梅。
终恐事偶然,愿君更深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插梅树本来就没有梅花,在春风里又从哪里来呢?高大的树木茂盛地生长,灿烂的花朵在绽放。孤山虽然老了,却亲手栽种了这些云朵,谁能知道时光已晚,梅花也遭受了雪霜的摧残。若是用心不求实用,或许会意外成材。天工之巧并不容易看透,凭人力又能做些什么呢?我合上书卷叹息三声,古今之间,难道只有梅花独特吗?我终究担心这一切都是偶然的,愿你能更加努力地去培育。

注释

  • 插梅:指的是种植梅花。
  • 菀菀: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 孤山:特指诗人所处的环境,象征孤独与静谧。
  • 锄云:意指用锄头来种植,可能暗指辛勤的劳动。
  • 雪霜摧:比喻自然的严酷和时间的流逝。
  • 用意:指目的或用心。
  • 天工:自然界的造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廷瑞,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黎廷瑞的诗歌风格清新隽永,常常蕴含哲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生动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借梅花的插种引发对生命的无常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思,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自然与生命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黎廷瑞的《题汪氏插梅图卷后》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表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反思。诗中通过梅花的种植,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期待。然而,插梅并不一定能开花,正如人生中的许多努力可能没有预期的结果,这种无常感让人感到惋惜。诗人用“春风从何来”来引入思考,暗示自然的规律与人力的渺小对比。

“菀菀高树起,灿灿繁花开”描绘了生命的蓬勃与美好,象征着希望和生机。而“宁知岁年晚,更受雪霜摧”则展现了岁月的无情,时间的流逝对生命的打击。诗末的“愿君更深培”,一方面是对友人的鼓励,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努力的期望,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入思考和感悟,是一首耐人寻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插梅元无梅:表达插梅的行为本身并没有梅花,暗示起初的无果。
  2. 春风从何来:质疑自然的规律,反映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3. 菀菀高树起:描绘茂盛的树木,象征着生命的繁荣。
  4. 灿灿繁花开:生动地展现花开的美丽,象征希望与美好。
  5. 向来孤山老:提到孤山,隐喻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6. 锄云亲自栽:强调亲自种植的辛勤劳动,象征对生命的投入。
  7. 宁知岁年晚:感叹时间的无情,事物终有衰败的一天。
  8. 更受雪霜摧:比喻自然的残酷,暗示生命的脆弱。
  9. 用意不食实:指出用心不在于实用,强调内心的追求。
  10. 无心或成材:暗示无心的努力也可能有意外的成果。
  11. 天工未易窥:自然的奥妙难以看透,体现对天意的敬畏。
  12. 人力胡为哉:感叹人力的渺小与无力。
  13. 掩卷既三叹:合上书卷,感慨万千,体现深思。
  14. 今古宁独梅:质疑梅花的独特性,反映对普遍性的思考。
  15. 终恐事偶然:担忧一切都是偶然,体现对命运的无奈。
  16. 愿君更深培:鼓励对生命的努力,表现希望与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的种植与人生的努力相比较,赋予深刻的哲理。
  • 拟人:自然如同有情,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对话和思考。
  • 对仗: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与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自然的规律,通过梅花的栽种引发对人生努力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诗人最终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给予他人更多的鼓励与支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代表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 春风: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孤山:象征孤独与静谧,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雪霜:比喻生命中的艰难与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山”象征什么? a) 繁荣
    b) 孤独
    c) 美丽

  2. 诗人认为插梅的行为是否能够保证结果? a) 能
    b) 不能
    c) 不一定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什么态度? a) 忧虑与希望
    b) 完全无奈
    c) 绝对乐观

答案

  1. b) 孤独
  2. b) 不能
  3. a) 忧虑与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展现了对自然的思考,但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八声甘州 和碧湘词人重九社集韵 八声甘州二首 其一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庚辰重九蔡寒琼招登冶城,分韵得“寒”字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咏蛙 八声甘州 玉鳞口飞瀑 八声甘州·闲坐偶念旧友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丙戌,一九四六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指古摘今 无异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包含殷的成语 里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骁壮 痊安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一言而喻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惹灾招祸 万世之功 二维码 辵字旁的字 掠夺 穴宝盖的字 刀字旁的字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