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临江仙·冬日即事》

时间: 2025-05-10 06:01:13

诗句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

天垂云重作春阴。

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

凄风寒雨是骎骎。

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01:13

原文展示:

临江仙·冬日即事
作者: 苏轼 〔宋代〕

自古相从休务日,何妨低唱微吟。
天垂云重作春阴。
坐中人半醉,帘外雪将深。

闻道分司狂御史,紫云无路追寻。
凄风寒雨是骎骎。
问囚长损气,见鹤忽惊心。

白话文翻译:

自古以来,人们都把时间看得很重,难道不可以随意低吟浅唱吗?
天空中的云层低垂,像是春天的阴云。
坐在这里的人半醉,窗外的雪越来越深。

听说有个狂妄的御史在巡视,紫色的云彩无处可寻。
凄冷的风和寒冷的雨让我感到忧伤。
问囚徒长久的困扰,看到鹤飞过,不禁让人心惊。

注释:

  • 相从:指相互依赖或陪伴。
  • 低唱:轻声唱歌。
  • 微吟:细声吟唱。
  • 分司:官职分派,指巡察的官员。
  • 狂御史:形容御史的行为放肆。
  • 骎骎:形容风、雨等的声音清脆而有力。

典故解析:

  • 御史:古代负责监察的官员,常常以其严厉著称。这里提到“狂御史”,可能暗指对官场腐败的控诉。
  • :在古诗中常常象征长寿、自由,见到鹤飞过,带有惊讶和不安的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杰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其诗词兼具豪放与婉约,思想深邃,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冬日,表达了诗人在寒冷天气中的孤独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心境。

诗歌鉴赏:

《临江仙·冬日即事》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情感的词作,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首句“自古相从休务日”就引入了对时间的哲学思考,尽管古人重视日常事务,但苏轼却以低吟浅唱的态度,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豁达与从容。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天垂云重作春阴”,营造了一个寒冷而又阴郁的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孤独感。此时,窗外的雪越来越深,象征着诗人逐渐加重的忧虑。

在提到“狂御史”时,苏轼似乎在隐喻着对官场腐化的批判。最后几句中,诗人通过对囚徒的询问,展现了对他人困境的同情,并通过“见鹤忽惊心”来表达内心的惊惧和不安。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词既有对生活的沉思,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蕴含着深厚的哲理。

诗词解析:

  • 首句解析:诗人自古以来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 用词分析:“天垂云重”用云彩的形象表达阴郁的情绪,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 情感分析:从醉酒到忧虑,情感的变化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春阴,通过自然景象渲染情绪。
  • 拟人:将冬日的寒风和雨赋予情感,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字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冬日的寒冷及其带来的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情冷暖的敏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冷清和孤独。
  • :象征自由与长寿,暗含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狂御史:代表社会腐败的现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狂御史”主要是指?

    • A. 一位追求理想的官员
    • B. 一位放纵的监察官
    • C. 一位普普通通的百姓
  2. 诗中“天垂云重”表现了什么样的天气?

    • A. 明媚的阳光
    • B. 阴沉的天空
    • C. 风和日丽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2.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诗词对比: 苏轼与李清照的冬日描写各有千秋,苏轼更关注内心的思考和哲理,而李清照则倾向于表达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与情感波动。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词三百首》

相关查询

金缕曲·秋夕忆亡友应叔申诗,泫然赋此 金缕曲 金缕曲 其三 金缕曲 秋闺 二十三叠前韵 金缕曲 金缕曲 其一 记恨,次亚卢韵 金缕曲两首 其一 海上谒周丈石窗 金缕曲 送德昌 金缕曲 其三 题《华亭徐式如孝廉良钰女投水殉节行略》 金缕曲 书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字头的字 濎濙 包含拉的成语 五铢钱 重国 害想 依希犹记 侵疆 潜师袭远 安危与共 单人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怀着鬼胎 尣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晓以利害 包含坊的词语有哪些 膝开头的成语 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