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9:43
乞数珠赠南禅湜老 其一
苏轼 〔宋代〕
从君觅数珠,老境仗消遣。
未能转千佛,且从千佛转。
儒生推变化,乾策数大衍。
道士守玄牝,龙虎看舒卷。
我老安能为,万劫付一喘。
默坐阅尘界,往来八十反。
区区我所寄,蹙缩蚕在茧。
适从海上回,蓬莱又清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南禅湜老的友谊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向湜老寻求数珠,以此作为消遣之物。虽然无法转动千佛的法门,但可以顺应千佛的教导。儒生提倡变化,推演自然规律,道士则守护着深奥的真理,象征着天地之间的变化。我年老了,怎么能承担万劫的重任,只能在尘世中默坐,经历了八十次的轮回。我的寄托就像蚕在茧中缩成一团,刚从海上归来,蓬莱却显得格外浅薄。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融合了豪放与婉约,风格多样,深受后世推崇。
《乞数珠赠南禅湜老》写于苏轼晚年,他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生活困顿之时,内心对人生和佛教理念的思考愈加深刻。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以及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这首诗通过数珠与千佛的象征,探讨了人生的消遣与追求,展现了苏轼对佛教思想的理解与体悟。诗中“从君觅数珠,老境仗消遣”开篇便点出了老年人的孤独与消遣,无奈却又淡然地接受了人生的无常。接着以“未能转千佛,且从千佛转”表现出一种对佛法的尊重与向往,但又显得无力。接下来的儒生与道士的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生观的冲突,儒生推崇变化,而道士则守护着深奥的真理,象征着对生命的不同理解。
“我老安能为,万劫付一喘”是一句感人至深的自我感叹,表达出年老体衰的无奈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在经历了八十次轮回后,选择默坐,静心思索,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与淡泊。最后两句以“区区我所寄,蹙缩蚕在茧”结束,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与自我封闭,隐含着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探讨了苏轼对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对佛教、儒学、道教的理解,表达了对消逝时光的无奈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展现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辨。
数珠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修行与消遣
C. 友谊
诗中提到的“儒生”与“道士”分别代表什么?
A. 政治与哲学
B. 世俗与自然
C. 诗人与朋友
“我老安能为,万劫付一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命的热爱
B. 对老年的无奈与感慨
C. 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