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0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3:51
原文展示: 栖贤寺 李渤读书处,乃在栖贤谷。 何年作招提,来寻惬幽独。 僧舍如蜂房,高下傅山麓。 云来汉阳峰,时就檐下宿。 古寺无所有,修竹间乔木。 野衲喜客来。欣然设茗粥。 便欲置草堂,岩栖于此卜。
白话文翻译: 李渤读书的地方,就在栖贤谷。 不知哪一年建成了寺庙,我来这里寻找幽静独处的乐趣。 僧舍像蜂房一样,高低错落分布在山脚下。 云雾从汉阳峰飘来,时常在屋檐下停留。 古老的寺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有修长的竹子和高大的树木。 野僧见到客人来访,高兴地准备了茶和粥。 我便想在这里建个草堂,打算在岩石间隐居。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士祯(1634-1711),清代著名诗人,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物,表达隐逸情怀。此诗描绘了作者寻访古寺的情景,表达了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人多有隐逸之思。王士祯通过寻访古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寻访古寺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卷。首句点明地点,引出李渤的读书处,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中间部分通过对僧舍、云雾、竹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结尾处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王士祯诗歌的清新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体现了隐逸情怀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李渤是哪个朝代的学者?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的“招提”指的是什么? A. 山谷 B. 寺庙 C. 草堂 D. 竹林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繁华生活的向往 B. 对幽静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厌恶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