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2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26:21
荡漾。谁傍。轻如蝶翅,小于钱样。抛家离井若为怜。凄然。江东落絮天。年年苦被东君铸。啼鹃诉。贱卖韶光去。涨晴湖。剪春芜。模糊。漫空下五铢。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轻盈的景象,像蝴蝶的翅膀一样轻柔,甚至比钱币还要小。诗人感叹,离开家乡和故井,令人怜惜,心中凄凉。每年都被春天的东风所困扰,像是无尽的流年。啼叫的杜鹃在诉说着什么,似乎在贱卖光阴。晴朗的湖水上涨,春天的杂草被修剪,模糊的景象在空中飘荡,像五铢钱一样随意。
陈维崧(约1642-1712),字廷芳,号愚斋,晚号渔洋,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事,风格清新婉约。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的不安定,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的“荡漾”二字便瞬间引入读者进入一种轻柔的氛围,仿佛万物在春风中轻轻摇曳。诗中的意象频繁运用,如“轻如蝶翅”,让人感受到一种轻盈而脆弱的生命状态,似乎生命的美丽与易逝都在这一刻被浓缩。接着,诗人提到“抛家离井”,这不仅是对自身离别的感慨,也是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在“年年苦被东君铸”的句子中,诗人以“东君”象征春天,表达了对时光无情的哀叹。最后的“模糊”与“漫空下五铢”,则在意象上形成了对比,五铢钱作为一种物质象征,反映了对生活的困惑与迷茫。整首诗在轻盈与沉重的交织中,表现了人们对光阴变迁的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生命脆弱的感慨。诗人试图在自然的变化中找到一种慰藉,尽管内心仍充满惆怅。
诗中“轻如蝶翅”描绘了什么样的意象?
“抛家离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年年苦被东君铸”中的“东君”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