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4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40:47
秋雨,千缕,洒方塘。
欹枕西堂夜长。
梧桐叶儿风打窗,新凉,薄衾闲半床。
愁里画屏天样远,银烛短,梦也无人管。
怕相思,越相思。
除非,影儿权作伊。
秋雨如丝,洒落在方塘上。
西堂斜靠,夜愈加漫长。
梧桐叶在风中拍打着窗户,新凉的季节,薄被也只盖了一半。
愁苦中,画屏似乎也显得遥远,银烛的光芒短暂,梦中无人来关心。
害怕思念,越是思念。
除非,影子暂时代替她。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项鸿祚(公元1668年-1740年),清代诗人,字子翚,号南山,晚号白云山人。他在诗歌上有独特的风格,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及情感纠葛。
创作背景: 《河传二首》是项鸿祚在秋雨时节写的,反映了诗人在静谧的夜晚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爱人的思念,表达了生离死别的愁苦与无奈。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的萧瑟与晚秋的冷清,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忧伤的氛围。开头的“秋雨,千缕,洒方塘”,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雨丝纷飞的江南小镇,雨水轻轻洒落在池塘上,泛起涟漪,带来一丝清凉。
接下来的“欹枕西堂夜长”,展现出诗人在寂静的西堂中独自倚靠,思念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诗人通过“梧桐叶儿风打窗”描绘出夜风的细微,伴随着窗外的自然景色,突显了内心的孤寂与忧伤。
“愁里画屏天样远,银烛短,梦也无人管”,这里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愁苦的心境。画屏的遥远象征着思念的无边无际,而蜡烛的短暂则隐喻着生命的脆弱和梦境的虚幻,令人感到一种无奈的惆怅。
最后的“怕相思,越相思”,表露出诗人对思念的恐惧与无奈,直至最后用影子代替爱人,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思索,展现了诗人对秋雨、孤独和思念的深刻理解与感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逐句解析:
秋雨,千缕,洒方塘。
描绘秋雨如丝般细腻,洒落在池塘上。
欹枕西堂夜长。
诗人在西堂倚靠,夜晚显得漫长而孤寂。
梧桐叶儿风打窗,新凉,薄衾闲半床。
梧桐树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拍打窗户,新季节的凉意让薄被显得不够温暖。
愁里画屏天样远,银烛短,梦也无人管。
愁苦中,画屏远在天边,蜡烛的光芒短暂,梦中无人来关心。
怕相思,越相思。
害怕思念的痛苦,然而思念却愈加加深。
除非,影儿权作伊。
除非影子可以暂时代替她。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现了在秋雨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逝去时光和爱人的无尽怀念,体现了人对情感深切的追求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河传二首 其一》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项鸿祚
D. 白居易
“银烛短”表达了什么含义?
A. 梦的长久
B. 生的短暂
C. 生命的脆弱
D. 爱的甜蜜
诗中“影儿权作伊”意味着什么?
A. 影子无法替代
B. 思念的寄托
C. 对影子的怀念
D. 对现实的逃避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项鸿祚及其作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