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0: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0:13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天涯飞梦绕春明。
疑冢读香铭。
魂销眉黛烟波句,
是湘卿写怨缘情。
碧血三年化蝶,
茜窗一夕闻莺。
流莺啼上夕阳亭,
泪眼不曾晴。
干卿底事春池皱,
对芳韶只自销凝。
几付华鬘劫换,
等闲碑字金生。
在遥远的天涯,我的梦飞翔缠绕着春天的明媚。
怀疑是墓地,读着那香铭。
我的灵魂在那烟波的句子中消融,
是湘卿写的怨恨与情缘。
三年的碧血化作了蝴蝶,
在茜色的窗前一夕听到黄莺的歌声。
黄莺在夕阳的亭子上啼鸣,
泪眼未曾晴朗。
你与我何干,春池为何皱起波澜,
面对这美好的时光我只是在自我消磨。
几次华丽的头饰换来换去,
如同碑上的字迹轻易生出金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诗风清新而富有情感,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周岸登游览陶然亭之际,受到春季美景的启发,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优美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对过往情感的追忆。开头的“天涯飞梦”表现了一种遥不可及的梦境感,使人感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错位。诗中“魂销眉黛烟波句”一句,形象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伤感,仿佛在流淌的水波中映照出逝去的岁月。接下来的“碧血三年化蝶”则揭示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与牺牲,化蝶象征着灵魂的解脱与重生,既悲伤又充满希望。整首诗运用大量的自然意象,如“流莺啼上夕阳亭”,以景引情,情景交融,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泪眼未曾晴的情绪继续深化主题,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珍惜。“干卿底事春池皱”一句,表达了对春日繁华与内心沉重情感的反思,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两句提及华鬘的更换与碑字的金生,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无法挽回的青春,令人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忧伤的回忆交织在一起,表现了对爱情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湘卿”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个女子
C. 一种乐器
D. 一种竹子
“碧血三年化蝶”中,“化蝶”象征着什么?
A. 自由与解脱
B. 追忆与怀念
C. 哀伤与悲伤
D. 时间与流逝
诗中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A. 排比
B. 拟人
C. 明喻
D. 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