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5:57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如何消除烦闷的暑气,静静地待在院中。
眼前没有多余的物品,窗下有清新的风。
心中平静,热气自然散去,室内空旷,凉意自生。
此时我感到自在,难以再与他人分享这份安逸。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作品涵盖了政治、民生、爱情等多个主题,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销暑》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正值盛夏,诗人借助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安逸。这首诗反映了他对生活简单、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销暑》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新诗作,描绘了诗人在酷热的夏季,选择安静的院子独处,享受清风拂面的恬淡生活。诗的前两句直接切入主题,提出了“销烦暑”的方法,那就是“端居一院中”。这里的“端居”不仅是指静坐于院中,更蕴含了一种对内心的平和与安宁的追求。
接下来,诗人通过“眼前无长物”和“窗下有清风”来渲染环境的清新与简朴。没有多余的物品,反而让心灵获得了自由,窗下的清风则象征着自然的赐予,带来了一种惬意的感觉。
第三、四句“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则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对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诗人认为,内心的平静能够使热气散去,而室内的空旷也让凉意自然而生。这种因心而生的凉意,恰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真正的舒适与宁静,源自于内心的状态。
最后一句“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则道出了诗人此刻的满足与自足,也反映了对世俗交往的淡薄。白居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探索内心的宁静与自足。诗人通过简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喧嚣尘世的超然态度,强调内心的平和才是消夏的最佳良方。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销烦暑”主要是指什么?
A. 找到消暑的方法
B. 进入炎热的夏天
C. 与朋友聚会
答案: A
“眼前无长物”表达了诗人在什么情况下的心态?
A. 繁忙
B. 简单
C. 复杂
答案: B
此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财富
B. 自然与宁静
C. 友谊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