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1:01
深闭竹间扉,静扫松下地。
独啸晚风前,何人知此意。
看山尽日坐,枕帙移时睡。
谁能从我游,使君心无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在竹林间的人,他静静地打扫着松下的地面,独自对着晚风吟唱,没人理解他的心意。他坐在山前,整日观山,直到累了便枕着书卷入睡。希望有谁能来陪伴他,让他心中无忧。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涉及社会、生活、爱情等多个主题。
《闲居》写于白居易隐居的晚年,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对世事的淡泊与对宁静生活的热爱。
《闲居》是一首清新自然的诗,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描绘的场景恬静优雅,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首句“深闭竹间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环境,诗人居于竹林之中,隐秘而安宁;“静扫松下地”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恬淡,仿佛在为这片自然空间的清洁而努力。接着“独啸晚风前”,诗人独自面对晚风吟唱,表达出一种孤独而又浑然自得的心境。
“何人知此意”一句,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伤,诗人虽然享受着隐居的宁静,但内心的情感却难以被人理解,显得有些孤独。后半部分,诗人整日坐看山景,直到疲惫入睡,展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生活。末尾“谁能从我游,使君心无事”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渴望,希望有人能陪伴自己,分享这份宁静与闲适。
整首诗蕴含了白居易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对内心安宁的追求与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孤独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友谊的渴望。
诗中“何人知此意”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愉悦
B. 孤独
C. 兴奋
诗人的居住环境是?
A. 城市
B. 山林
C. 河边
诗中提到的“晚风”象征了什么?
A. 喜悦
B. 宁静与孤独
C. 喧闹
答案:
同样表达隐居心境的诗作,如王维的《鹿柴》,同样通过自然景色展现诗人的内心世界。王维的诗中有“空山不见人,唯闻鸟声”,与白居易的“独啸晚风前”相呼应,均表现了对自然的依恋与孤独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