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58: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58:39
居拟苏武四首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皎皎云间月,灼灼我室闾。
酣歌美长夜,清辉丽高隅。
征夫许报国,将使万里途。
是时吹寒风,晨起驱行车。
仰视天文乖,俯视长江殊。
良友惜远别,执手相踟蹰。
清时不屡好,嘉会难再娱。
万里一失所,中道将何如。
愿子著明誓,善保千金躯。
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映照着我家门前。
在这漫长的夜晚,我尽情歌唱,清辉洒在高处的角落。
征途上的人们答应要为国效力,将要踏上万里的旅途。
此时寒风呼啸,晨起时驱动着马车。
仰望天上星辰的错位,俯视长江的不同景象。
亲密的朋友对离别感到惋惜,握手徘徊不前。
在清明的时光中,不常有美好的时光,难得的聚会不再轻易享受。
万里旅途一旦失去方向,中途该如何自处。
希望你能够立下明确的誓言,善待自己这珍贵的生命。
此诗中提到的“苏武”指的是汉代的苏武,他因拒绝投降匈奴而被贬至北海,历尽艰辛,最终坚守节操,象征着忠诚和坚韧。诗人在此借苏武的故事表达对忠诚与勇气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朋友离别的惋惜与对生命的珍视。
汪元量,字子熙,号梅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常常将个人情感寄托于自然景物之中。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纷争之际,许多文人以诗歌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友人的深情。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以苏武的精神激励自己和朋友,不忘初心,追求理想与忠诚。
《居拟苏武四首》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开篇以“皎皎云间月”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如水,照亮了诗人的室外,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离别的愁绪与对未来的思考。接下来,通过“征夫许报国”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忠诚与责任的看重。
诗中“良友惜远别,执手相踟蹰”的描写透露出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离别时的惆怅和不舍,生动地表现出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珍贵。同时,诗人也不忘提醒友人在前路上要坚定信念,善待自己的生命,令人深思。
总的来说,诗人在清新的自然景象中,融入了对国家、对友人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浓烈的情感色彩。
皎皎云间月,灼灼我室闾。
描述了明亮的月光照耀在诗人家门前,营造出一种清幽的夜晚氛围。
酣歌美长夜,清辉丽高隅。
在这样美好的夜晚,诗人尽情歌唱,月光洒在高处,显得格外美丽。
征夫许报国,将使万里途。
诗人提到出征的士兵们承诺为国效力,准备踏上漫长的旅途,表现出一种责任感。
是时吹寒风,晨起驱行车。
寒风在早晨的吹拂下,诗人清晨起床开始行程,传达出一种旅途的艰辛。
仰视天文乖,俯视长江殊。
在仰望星空与俯视长江之间,表现出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象征着人生的不同方向。
良友惜远别,执手相踟蹰。
在离别之际,亲密的朋友对离别感到不舍,握手徘徊,体现出深厚的友谊。
清时不屡好,嘉会难再娱。
对于美好的时光,诗人感慨其不常,有时光难再聚的遗憾。
万里一失所,中道将何如。
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一旦失去方向,未来将何去何从。
愿子著明誓,善保千金躯。
最后以希望朋友立下誓言,珍惜生命,传达出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
整首诗围绕离别、忠诚与生命的珍贵展开,表现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深刻表达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理想与责任的追求,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征夫”是指什么?
A. 出征的士兵
B. 旅行者
C. 商人
诗人希望朋友在旅途中做到什么?
A. 忘记过去
B. 珍惜生命
C. 追求财富
诗中提到的“清时”指的是什么?
A. 明亮的白天
B. 美好的时光
C. 清新的空气
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相比较,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友人的思念,但汪元量的诗更加强调责任与忠诚,而李白则多了一份个人的孤独与思考。在意象上,李白的月亮与汪元量的月亮都传达了深邃的情感,但所承载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