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金精山》

时间: 2025-04-26 15:23:08

诗句

人去坛空几历年,尘埃难没汉山川。

窦门深入壶中地,环壁遥开瓮外天。

致雨土龙如解化,随时木鹤亦能仙。

要知万劫长生处,古篆惟存石鼓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3:08

原文展示:

游金精山
作者: 胡平仲 〔宋代〕

人去坛空几历年,
尘埃难没汉山川。
窦门深入壶中地,
环壁遥开瓮外天。
致雨土龙如解化,
随时木鹤亦能仙。
要知万劫长生处,
古篆惟存石鼓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金精山的景象和诗人对自然与长生的思考。诗中提到,岁月流逝后,人去坛空,遗留的只是尘埃,难以掩盖汉山川的壮丽。窦门深邃,宛如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仙境,环绕的山壁仿佛打开了通向天际的通道。云雨滋润大地,像是土龙在化形,随时木鹤似乎也能飞升成仙。最后,诗人告诉我们,想要了解万劫不灭的长生之道,唯有古老的篆书中保留的《石鼓篇》才是答案。


注释:

字词注释:

  • :祭坛,古人祭祀用的地方。
  • 汉山川:指汉代的山川,象征历史的悠久。
  • 窦门:指山中的深邃之门,寓意进入一个神秘的境地。
  • 壶中地:比喻如同壶中的世界,隐喻深藏的美景。
  • 木鹤:指一种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长生不老。
  • 万劫长生:指永生不灭的状态。
  • 古篆:古老的文字,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石鼓篇:古代的文献,传说中包含长生不老的秘密。

典故解析:

  • 石鼓篇:古文献,传说中有关长生的内容,体现了古人追求长生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胡平仲,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哲理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与道教思想相结合,追求精神的超脱与自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胡平仲游览金精山时,诗人受到大自然的启发,表达了对长生与自然的哲思。金精山为道教圣地,寓意深远,诗人借此山水抒发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游金精山》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又神秘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长生的向往。开篇“人去坛空几历年”,引入了时间的流逝与祭坛的空寂,展现出一种历史感和孤独感。接下来的“尘埃难没汉山川”则强调了自然的伟岸与永恒,即使人事变迁,山川依旧屹立不倒,突显了自然的力量和历史的厚重。

“窦门深入壶中地,环壁遥开瓮外天”,诗人用“窦门”与“壶中地”创造出一种神秘的空间感,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令人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的“致雨土龙如解化”,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

最后,诗人提到“要知万劫长生处,古篆惟存石鼓篇”,这不仅是对长生的追求,也是对古代文化的敬仰。整首诗在自然与哲理中游走,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去坛空几历年:时间流逝,人们离去,祭坛空无一人,表达对历史的思考。
  2. 尘埃难没汉山川:即使尘埃覆盖,也无法掩盖汉代山川的壮观,象征自然的永恒。
  3. 窦门深入壶中地:比喻深邃的山门,如壶中世界,暗指自然的神秘。
  4. 环壁遥开瓮外天:山壁环绕,仿佛打开了通向天空的窗,表现出一种开阔与自由。
  5. 致雨土龙如解化:雨水滋润大地,形象地比喻大自然的生机。
  6. 随时木鹤亦能仙:木鹤象征长生,表现出诗人对于长生的追求。
  7. 要知万劫长生处:探寻长生不灭的秘密。
  8. 古篆惟存石鼓篇:古老的文字中保留着长生的道理。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窦门深入壶中地”,将山门比作壶,形象生动。
  • 拟人:如“木鹤亦能仙”,赋予自然物以人的特性,渲染了长生的意象。
  • 对仗:如“环壁遥开瓮外天”,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长生”与“自然”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长生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祭祀与历史。
  • 山川:代表自然的伟力与永恒。
  • 窦门:象征深邃与神秘。
  • 木鹤:代表长生与超脱的理想。
  • 古篆:象征文化的传承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A. 尘埃难没汉山川
    B. 人去坛空几历年
    C. 窦门深入壶中地
    D. 环壁遥开瓮外天

  2. “木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长生与超脱
    C. 历史的沉淀
    D. 生命的无常

  3. 诗中提到的“古篆”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建筑
    B. 古老的文字
    C. 传说中的生物
    D. 天上的星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的诗,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哲思。
  • 李白《庐山谣》: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长生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胡平仲《游金精山》 vs. 王维《山居秋暝》: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思,但胡平仲更强调对长生的追求,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大观》
  • 《山水诗研究》

以上是对《游金精山》的详细解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意境与美。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金门·春漏促 过扬州 冬日长安感志寄献虢州崔郎中二十韵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湘中作 残花 送崔郎中往使西川行在 即事 和元秀才别业书事 龙潭(一作僧应物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长篇大章 三框儿的字 鹅行鸭步 捅马蜂窝 示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羣演 鬯字旁的字 剪切力 母字旁的字 拿斗 悠哉游哉 人神共嫉 后出转精 包含果的词语有哪些 懿言嘉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