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2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23:08
游金精山
作者: 胡平仲 〔宋代〕
人去坛空几历年,
尘埃难没汉山川。
窦门深入壶中地,
环壁遥开瓮外天。
致雨土龙如解化,
随时木鹤亦能仙。
要知万劫长生处,
古篆惟存石鼓篇。
这首诗描绘了金精山的景象和诗人对自然与长生的思考。诗中提到,岁月流逝后,人去坛空,遗留的只是尘埃,难以掩盖汉山川的壮丽。窦门深邃,宛如进入了一个神秘的仙境,环绕的山壁仿佛打开了通向天际的通道。云雨滋润大地,像是土龙在化形,随时木鹤似乎也能飞升成仙。最后,诗人告诉我们,想要了解万劫不灭的长生之道,唯有古老的篆书中保留的《石鼓篇》才是答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胡平仲,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哲理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与道教思想相结合,追求精神的超脱与自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胡平仲游览金精山时,诗人受到大自然的启发,表达了对长生与自然的哲思。金精山为道教圣地,寓意深远,诗人借此山水抒发对生命的思考。
这首《游金精山》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又神秘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长生的向往。开篇“人去坛空几历年”,引入了时间的流逝与祭坛的空寂,展现出一种历史感和孤独感。接下来的“尘埃难没汉山川”则强调了自然的伟岸与永恒,即使人事变迁,山川依旧屹立不倒,突显了自然的力量和历史的厚重。
“窦门深入壶中地,环壁遥开瓮外天”,诗人用“窦门”与“壶中地”创造出一种神秘的空间感,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令人向往。同时,诗中提到的“致雨土龙如解化”,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的景象,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
最后,诗人提到“要知万劫长生处,古篆惟存石鼓篇”,这不仅是对长生的追求,也是对古代文化的敬仰。整首诗在自然与哲理中游走,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长生”与“自然”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长生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A. 尘埃难没汉山川
B. 人去坛空几历年
C. 窦门深入壶中地
D. 环壁遥开瓮外天
“木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长生与超脱
C. 历史的沉淀
D. 生命的无常
诗中提到的“古篆”指的是什么?
A. 古代的建筑
B. 古老的文字
C. 传说中的生物
D. 天上的星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对《游金精山》的详细解析和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意境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