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7:4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0:46
原文展示:
晚凉閒步 邵雍 〔宋代〕 得处亦多矣,风前任鬓班。 年过半百外,天与一生閒。 莹净云间月,分明雨后山。 中心无所愧,对此敢开颜。
白话文翻译:
在晚风中悠闲散步,我得到了许多宁静与满足。 风中,我的鬓发斑白,岁月已过半百。 上天赐予我一生的闲适。 云间的月亮清澈明亮,雨后的山峦清晰可见。 心中无所愧疚,面对此景,我敢于展露笑容。
注释:
诗词背景: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淡雅。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晚风中散步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满足。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晚风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风前任鬓班”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年岁已高,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深刻体验。“莹净云间月,分明雨后山”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自然的美丽,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最后两句“中心无所愧,对此敢开颜”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面对自然美景,他敢于展露笑容,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晚风中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体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风前任鬓班”一句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年轻时的风采 B. 诗人年老时的状态 C. 诗人对风的喜爱 D. 诗人对鬓发的关注
“莹净云间月,分明雨后山”描绘了什么? A. 白天的景色 B. 夜晚的景色 C. 雨天的景色 D. 晴天的景色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生活的失望 B. 诗人对自然的恐惧 C. 诗人对生活的满足 D. 诗人对自然的厌恶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