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盆池》

时间: 2025-07-26 11:21:24

诗句

寒溜初通後,新荷未长时。

谁持大圜镜,为我照须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1:21:24

原文展示

盆池
寒溜初通後,新荷未长时。
谁持大圜镜,为我照须眉?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泉水刚刚流动后,新长出的荷叶还未成熟。是谁在持着大圆镜,为我照亮了须眉?

注释

  • 寒溜:指寒冷的泉水流动。
  • 初通:刚刚流动,表示时间刚刚开始。
  • 新荷:新的荷叶,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未长时:还未长成,意味着时间尚早。
  • 大圜镜:指圆形的镜子,常用来照面。
  • 须眉:指胡须与眉毛,常用以形容男子的容貌。

典故解析

“圆镜”在古代不仅用于照面,还象征着自省与反思。在诗中,镜子的使用暗示了对自身形象的关注,反映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鸣山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散文家。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作品多反映民族危机、个人遭遇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对人生感慨、思考自我形象之时。诗中的“新荷”象征着新生与希望,而“须眉”则反映了对自身年华流逝的无奈与思考。

诗歌鉴赏

陆游的《盆池》是一首简短而富有深意的诗。在仅仅八个字的描写中,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自身变化的深刻反思。寒溜初通,意味着生命的延续与更新;而新荷未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诗的后半部分“谁持大圜镜,为我照须眉”则引发人们对自身形象的思考,尤其是在年老时,对容颜的无奈与对自我的审视。诗中所用的“镜”不仅是照面之物,更是一种自我反省的工具,体现了陆游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意象中,蕴含着浓厚的人生哲学,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寒溜初通後”:在寒冷的泉水刚开始流动后,暗示着新的开始。
    2. “新荷未长时”:新生的荷叶尚未长成,表明事物发展的过程尚未完成。
    3. “谁持大圜镜”:引入了一个疑问,表现出对自我的关注。
    4. “为我照须眉”:希望有人能照亮我的容颜,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泉水与生命的流动相联系,象征着时间的推移。
    • 拟人:通过“谁持”来引出对他人的期待,增强诗的情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和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反映出诗人对时间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寒溜:象征着生命的起点和新生的希望。
  • 新荷:象征着青春与生命的成长。
  • 大圜镜:象征着自我审视与反思的工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溜”指的是什么? A. 冷水流动
    B. 冷风吹拂
    C. 冷雨滴落

  2. “新荷未长时”中的“新荷”象征什么? A. 老年
    B. 新生与希望
    C. 逝去的青春

  3. 诗人希望谁来照他的须眉? A. 他自己
    B. 不明的人
    C. 他的朋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与追忆。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李白的作品常常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陆游的《盆池》以平和的语气表现对岁月的感慨,而李白的《将进酒》则表现出对生命的豪放与热烈。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情感的表达却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选读》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沁园春(再和) 入蜀垫江道间二首 自和 水调歌头(题临江驿和徐意一韵) 一剪梅(乙卯中秋) 和夔门开济堂韵 和郑巽坡咏菊并见寄韵二首 立春后登裴公亭时已解郡组 庚戌题雪观用方孚若韵 满江红(京递至,亲旧皆无书,再用韵简云岩、朔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黏黏搭搭 初赛 开科取士 不在话下 远幕 血字旁的字 依门傍户 椒花筵 片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包字头的字 黑字旁的字 膊鱼 官报私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