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7:4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7:49:56
雪消重作雨,冰释又成泥。
已败筇枝兴,高眠听午鸡。
雪融化后又下起了雨,冰块解冻后又变成了泥巴。
我已经丧失了出门游玩的兴致,只是在高卧的床上,听着午时的鸡鸣。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爱国者和政治家。他的作品以爱国情怀和对现实的深刻观察而著称,尤其在诗歌中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雪后春雨的季节,正值北方的寒冬向南方的春天过渡之际。陆游在此时感受到天气的变化与自己心境的对应,表现出对外出游玩的失落与无奈。
陆游的《雪晴欲出而路泞未通戏作》用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的开头“雪消重作雨,冰释又成泥”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引入,描绘了雪融化后,雨水再次降临,随之而来的泥泞让人无法出行。这一幕不仅仅是天气的变化,更隐喻了人生的起伏与无常。
接着,诗人通过“已败筇枝兴”表达了自己对出游的失望与疲倦,筇枝本是游玩的象征,而今却已失去其意义,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最后一句“高眠听午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自我隔离,虽然外界仍在变化,但他选择了高卧,享受片刻的安宁,听着午时的鸡鸣,时间在这里轻轻流逝,似乎与世无争。
整首诗情感真挚,景象生动,通过自然描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受,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日融雪后的无奈与孤独,对生活变化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安宁与自我隔离。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景观,呈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雪消重作雨”意指什么?
A. 雪变成了水
B. 雪又下来了
C. 雪融化后又下起了雨
D. 雪没有融化
“筇枝”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竹子
B. 游玩的兴致
C. 冷淡
D. 鸡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陆游更多地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在历史背景中透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