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0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06:05
日出五丈高,白云浩如海。城郭在云中,山人在云外。望云云气深,入云云气浅。亦欲入深云,不知云近远。
太阳升起五丈高,白云浩瀚如大海。城墙和建筑在云中,山人站在云外。我望着云,云气深邃;走进云中,云气却变得浅薄。我也想进入深厚的云中,却不知道云的距离远近。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它反映了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虚幻与现实的思考。
《望云》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云的深刻思考。开篇“日出五丈高,白云浩如海”不仅设定了时间和空间背景,也将自然景观的壮丽展现在读者面前。接着,诗人通过“城郭在云中,山人在云外”的对比,表现出城市与自然的分离,隐含对喧嚣尘世的反思。后半部分中,诗人对云的观察从深到浅,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迷茫,既渴望深入云中,又不知其深浅距离,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困惑。整首诗在清新的意象中蕴含了深邃的哲理,表现出一种对自由与归属的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困惑,表现出一种哲学思考与人文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日出五丈高”表达了什么意象?
诗中“白云浩如海”是一个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诗人对云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