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募兵行六首》

时间: 2025-04-29 12:53:22

诗句

玺书五道发甘泉,技俩兼收作控弦。

募府未摅平虏策,县官先办犒兵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53:22

原文展示:

玺书五道发甘泉,
技俩兼收作控弦。
募府未摭平虏策,
县官先办犒兵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皇帝下达了五道命令,像甘泉一样滋润大地;军事技艺和乐器演奏的技巧都得以兼收并蓄。虽然征兵的计划尚未完善,地方官员却已提前准备好给士兵发放慰问金。

注释:

  • 玺书:指皇帝的诏书,通常用玉玺盖章,象征权威。
  • 甘泉:甘美的泉水,喻指恩泽或福祉。
  • 控弦:古代乐器演奏的技巧,这里引申为各种技艺的融合。
  • 募府:募兵的政府机构。
  • 平虏策:对付敌人的军事策略。
  • 县官:地方官员,负责地方事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少南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描写,常常关注民生与时局。

创作背景:

《募兵行六首》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侵扰的紧张时期。谢少南通过这组诗歌表达对征兵等军事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士兵和地方官员在战争中的角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军事动员的场景。诗的开头提到“玺书五道发甘泉”,生动地表现了国家对士兵的重视,皇帝的指令如同甘泉滋润着百姓和士兵,显示出中央政府的关怀。接着“技俩兼收作控弦”,不仅体现了对士兵技能的重视,还有对文化艺术的包容,暗示士兵不仅要有武力,还需有文化修养。

然而,诗人也显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募府未摭平虏策”,说明虽然国家有征兵的计划,但具体的军事策略还未制定,显示出战争准备的不充分。同时,地方官员已经开始筹备赐钱,以安抚士兵,这种做法虽有利于稳定军心,但也反映出在面对外敌时的被动与焦虑。整体上,这首诗在风格上兼具豪情与现实,既有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也体现了对士兵生存状况的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玺书五道发甘泉:皇帝下达了五道命令,像甘泉一样滋润万物,体现了皇权的威严与恩泽。
  2. 技俩兼收作控弦:强调士兵不仅要有武力,还有多种技能,这种兼容并蓄的精神非常重要。
  3. 募府未摭平虏策:说明征兵的政策尚未完善,表现出对军事准备的不足。
  4. 县官先办犒兵钱:地方官员已经在为士兵准备慰问金,表现出对士兵的关心,也暗示了对战争的应急措施。

修辞手法:

  • 比喻:把皇帝的命令比作甘泉,强调其滋润的效果。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和内容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战争时期的动员与准备,表现了对士兵的关怀与对国家安全的忧虑,强调了军事与文化的结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玺书:象征权威与国家的命令。
  • 甘泉:象征恩泽与滋润,表现出国家的关怀。
  • 控弦:象征技能与文化,暗示士兵的多元发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关于“玺书”的理解,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 指地方官的命令
    • B. 皇帝的诏书
    • C. 士兵的申请书
  2. “技俩兼收作控弦”中的“控弦”主要是指:

    • A. 战斗技能
    • B. 音乐演奏技巧
    • C. 书法技巧
  3. 诗中提到的“县官先办犒兵钱”反映了什么?

    • A. 对士兵的忽视
    • B. 对士兵的关心
    • C. 对战争的漠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 王昌龄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 《出塞》与《募兵行六首》,两者都涉及边防与征兵,但《出塞》更多表现出战争带来的悲壮与豪情,而《募兵行六首》则关注于动员准备与士兵生活,展现出不同的侧重点。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军事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翁灵舒游边 送翁巴陵之官 送太守傅尚书易镇当涂二十韵 送宋省元教授吉州 送瑞州张知录 送钱省元赴太平州教授 送刘明远客和州 送刘明远客和州 送刘和州 送华亭薜运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萍水偶逢 总制司 虚荡 两点水的字 虫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山纹 包含瞿的词语有哪些 一厢情原 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蓬间雀 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狐绥鸨合 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真俗 天涯地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