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3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33:07
平津开馆大道西,档夭杳姹通园蹊。
东风入林朱白动,次第装遍枝高低。
红梅最好花正盛,我时往看归仍携。
尔来风雨就零谢,忍见踏尽随春泥。
广文先生厌闲冷,投书结伴散马蹄。
主人同僚相门出,未肯朝暮甘盐齑。
欢然握手喜迎候,促具并走子与妻。
插芳咀甘不知去,归舍已见鸡在栖。
坐挥大句鄙凡近,脱落尘迹登天梯。
不因时节自娱放,颇置白黑为愁凄。
我昏如此漫不省,何异车鼓乐鷃鼷。
长安绿酒春正美,与子一醉万事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游览临淄园的场景:
平津大道开阔,西面通向园林,
东风吹入树林,红白花朵在摇曳,
红梅正值盛花期,我时常去看,归来时还带着花。
自从经历风雨,这些花都已零落,
我心痛不忍,看到花瓣踏在春泥中。
广文先生厌倦了冷清的生活,
寄信邀请朋友,策马同行。
主人和同僚从相门走出,
不愿意早晚只吃淡饭咸菜。
大家欢快地握手相迎,
一起准备饮酒,邀妻子同行。
插上花香,甘甜的酒未曾离去,
归家已见鸡在栖息。
坐下挥笔写诗,觉得自己平凡无奇,
脱离尘世的烦恼,仿佛登上了天梯。
我却不因时节而自得其乐,
常常把白天黑夜当作忧愁。
我如此昏沉,毫无察觉,
何以与车鼓乐声中嬉戏的鸟雀相比?
长安的绿酒在春天最为美好,
与朋友一醉,万事皆可忘却。
韩维,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的感悟。他的作品在当时文人圈中颇有影响力,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春日游览临淄园时,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时光流逝的感慨,结合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
韩维的《和如晦游临淄园示元明》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园情景的诗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生经历的感悟。全诗从开篇的“平津开馆大道西”开始,便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画面,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繁花似锦的景致之中。
诗中对梅花的赞美,既是对春天到来的欢喜,更是对生命力的赞颂。作者通过游园的经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友人相聚的渴望。随着诗意的推进,风雨的侵扰让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然而在友人的陪伴与欢笑中,诗人又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与安慰。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在欢聚后归家,面对鸡在栖息的平淡生活,感受到一种对世俗的逃避与对理想的追求。他希望能超越这些琐碎的烦恼,登上更高的境界,然而又难免被现实所束缚,表现出一种无奈与矛盾。
整首诗情感真挚,描绘细腻,既有自然的美,又有生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给读者以启发与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韩维对春天的赞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在游园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反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被视为高洁与坚韧的象征,东风则寓意着春天的生机与万物复苏。鸡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吉祥与家庭的宁静。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韩维的《和如晦游临淄园示元明》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游园的美好
B. 家庭的温馨
C. 对人生的反思
D. 以上皆是
诗中提到的“红梅”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到来
C. 生命的脆弱
D. 友情的珍贵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逃避现实
B. 安于平淡
C. 珍视友谊与自然
D. 只关注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