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1:46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作者:李白 〔唐代〕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在如画的江城中,清晨的山色下望向晴空。
两条河流夹着明亮的湖面,双桥倒映着彩虹。
人烟稀少的地方,寒冷的橘子和柚子在秋风中摇曳,
老梧桐树下,秋色愈发苍老。
谁在北楼上,迎着风怀念着谢公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谢公即谢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丽见称。李白在北楼上怀念谢公,表达对前辈诗人和诗歌的追思。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享有“诗仙”的美誉。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李白游览宣城时,登上北楼,借景抒情,抒发对故人及往昔的怀念。诗中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同时融入了对谢眺的思慕之情。
李白的《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江城画卷,更蕴含了深厚的情感。诗的开头便以“江城如画里”引起读者的注意,展现出江城的恬静与美丽。接下来的“山晓望晴空”与“双桥落彩虹”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晨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象引人入胜。
诗中通过“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展现了秋季的特点,冷清的气氛与丰收的果实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则把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李白在北楼上,迎着秋风,心中怀念着谢公,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与对过往的追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反映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远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色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追思,集中体现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江城如画里”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双桥落彩虹”中的“双桥”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谢公”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与王维的诗歌都注重自然景色的描写,但李白的作品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王维则更显得细腻与内敛。李白的《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展现了对朋友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慨,而王维的《山居秋暝》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