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7:37
大雅沈沦后,名流泛滥时。
长才人莫及,细意我能知。
囊括元精秘,雕镌物象奇。
百年文教洽,鼓吹继风诗。
这首诗表达了在大雅之道衰落之后,名流与文人的泛滥现象。尽管世上有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但他们的才华却无法与我相提并论。诗人自认为对细微之处有独到的理解,能够掌握深奥的知识和独特的艺术表现。经过百年的文教普及,诗歌的影响力得以延续,激励着后人继续创作。
典故解析:此诗可能涉及对唐宋时期文化的反思,强调文人应更注重内涵与深度,而非浮华表象。
作者介绍:蒋谦,清代诗人,出身于书香世家,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际,诗人以此表达对文人群体的观察和思考,反映了对文学教化的期望和对时代风气的批评。
这首诗展示了蒋谦对当时文化现状的深刻洞察。诗的开头提到“大雅沈沦”,引出对文化衰落的叹息,反映出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忧虑。接着提到“名流泛滥时”,则暗示当时文人众多,但真正有才华的人却寥寥无几,显示出对浮华与表象的批判。
“长才人莫及,细意我能知”一句,诗人自谦于对细腻情感的理解,强调个人内心的深度和对艺术的独特感悟。接下来的“囊括元精秘,雕镌物象奇”,则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强调对深邃文化内涵的把握与对奇特物象的探求。
最后两句提到“百年文教洽,鼓吹继风诗”,表达了对文教普及的赞赏与对后辈文人的期许,期望他们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一文化传统。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文学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文化衰退的忧虑与对文学传承的期望,显示了诗人对文艺事业的热爱和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大雅沈沦”,意指什么?
“长才人莫及”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百年文教洽”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文化与诗歌的热爱,但李白更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而蒋谦则更注重对文化衰落的反思与对后辈的期许。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气息。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