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8: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8:46
上九独坐二首 其二
君火消三昧,心灰死不然。
壁灯红似豆,尘海黑如烟。
短榻欹衾枕,长街闹管弦。
纷纷繁响杂,寂灭到枯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一片宁静的环境中,内心却感到无比孤寂和烦躁的感受。火焰的消散让他感到心灰意冷,无法再沉静下去。墙上的灯光红得像豆子,而尘世的喧嚣却如同浓烟般弥漫。他躺在短榻上,枕头歪斜,耳边是长街上传来的喧闹的乐声。繁杂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最终却让他感到一种超脱的寂灭,回归到一种无声的禅境。
潘榕,清代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具有浓厚的禅意。
该诗创作于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试图在孤独中探寻内心的宁静,但却被外界的喧嚣打扰,反映了他对现世的无奈与困惑。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在独坐时的内心挣扎和外部环境的冲突。开头两句以“君火消三昧,心灰死不然”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原本应该沉浸在禅定中的心灵,却因火焰的熄灭而感到无所依托,心情沉重。接下来的意象“壁灯红似豆,尘海黑如烟”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表现了内心的明亮与外界的黑暗,进一步加深了孤独感。
“短榻欹衾枕,长街闹管弦”中,短榻代表了诗人的寂寞和简朴,长街的喧闹则让他无法静下心来,形成鲜明的对照。最后两句“纷纷繁响杂,寂灭到枯禅”表达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尽管外界的喧闹扰人心智,但诗人最终却选择了回归自我,寻求内心的宁静,达到一种心灵的超脱。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围绕孤独与内心宁静的主题展开,表现了诗人在喧嚣与寂静之间的挣扎与思考,最终寻求到一种超脱的精神境界。
诗中“君火消三昧”中的“三昧”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火焰
B. 一种深层的禅定状态
C. 一种饮品
D. 一种乐器
诗人通过哪种手法表现内心的孤独与外界的喧嚣?
A. 拟人
B. 对比
C. 排比
D. 隐喻
“尘海黑如烟”中“尘海”意指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世俗的纷扰
C. 内心的安静
D. 自然的风光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宁静的向往,但《鸟鸣涧》更为自然,而《上九独坐》则通过对比展现内心的挣扎与世俗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