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听雪轩》

时间: 2025-05-07 08:35:55

诗句

虚檐迸玉鸣,入夜转分明。

风响不相似,雨声无此清。

倚窗情不倦,拨火耳须倾。

想是梅花落,梅花落更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5:55

原文展示:

听雪轩 解缙 〔明代〕 虚檐迸玉鸣,入夜转分明。 风响不相似,雨声无此清。 倚窗情不倦,拨火耳须倾。 想是梅花落,梅花落更轻。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屋檐上的雪融化,水滴像玉石一样清脆地响着,到了夜晚这声音变得更加清晰。风声与此不同,雨声也没有这么清脆。我倚着窗户,听着这声音不觉疲倦,拨弄着火炉,耳朵都快要倾听了。我想这可能是梅花落下的声音,梅花落下的声音更加轻盈。

注释: 字词注释:

  • 虚檐:空旷的屋檐。
  • 迸玉鸣:形容雪融化后的水滴声像玉石碰撞的声音。
  • 分明:清晰。
  • 倚窗:靠着窗户。
  • 拨火:拨弄火炉。
  • 耳须倾:耳朵几乎要倾听了,形容听得非常专注。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解缙,明代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日常生活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描绘了冬夜听雪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一个冬夜,诗人静坐家中,聆听着屋檐上雪融化的声音,感受着冬夜的宁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冬夜雪融声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诗中“虚檐迸玉鸣”一句,用“迸玉鸣”来形容雪融水滴的声音,形象生动,给人以听觉上的美感。后文通过对比风声和雨声,进一步突出了雪声的清脆。诗人倚窗不倦,拨火倾耳,表达了对这种声音的深深喜爱和专注。最后一句“想是梅花落,梅花落更轻”,以梅花的轻盈落下作比,增添了一丝诗意和遐想,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虚檐迸玉鸣:屋檐上的雪融化,水滴声像玉石碰撞一样清脆。
  2. 入夜转分明:到了夜晚,这声音变得更加清晰。
  3. 风响不相似:风声与此不同,没有这种清脆。
  4. 雨声无此清:雨声也没有这么清脆。
  5. 倚窗情不倦:靠着窗户,听着这声音不觉疲倦。
  6. 拨火耳须倾:拨弄着火炉,耳朵都快要倾听了。
  7. 想是梅花落:我想这可能是梅花落下的声音。
  8. 梅花落更轻:梅花落下的声音更加轻盈。

修辞手法:

  • 比喻:“迸玉鸣”比喻雪融水滴的声音像玉石碰撞。
  • 对比:通过对比风声和雨声,突出了雪声的清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冬夜雪融声音的细腻感受和深深喜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虚檐:空旷的屋檐,象征着冬夜的宁静。
  • 迸玉鸣:雪融水滴的声音,象征着清脆和美好。
  • 梅花落:梅花的轻盈落下,象征着诗意和遐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迸玉鸣”形容的是什么声音? A. 风声 B. 雨声 C. 雪融水滴声 D. 梅花落声

  2. 诗人为何倚窗不倦? A. 因为他在等待朋友 B. 因为他喜欢听雪融的声音 C. 因为他感到寒冷 D. 因为他失眠

  3. 诗中提到的“梅花落”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结束 B. 春天的到来 C. 诗意和遐想 D. 寒冷的夜晚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中秋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
  • 杜甫《春夜喜雨》:描绘春夜雨声,表达了对自然恩泽的喜悦。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解缙《听雪轩》:两者都通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但前者描绘秋天,后者描绘冬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解缙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宴 寄题胡基仲故居 芋庵宗慧禅师真赞 邻曲相过 忠州醉归舟中作 六言 杂感 有道流过门留与之语颇异口占赠之 病中绝句 秋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情迈俗 戒惧 唇辅相连 逃移 绞丝旁的字 铜盆帽 物换星移 包含涌的成语 谨终追远 坚心守志 麥字旁的字 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渊虞 身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包含促的成语 画沙印泥 单人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