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回京》

时间: 2025-05-02 00:27:58

诗句

圣恩宽逐客,万里听归来。

未上凌烟阁,先登望海台。

水翻翠浪拥,地拓碧天开。

目断云飞处,终身愧老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27:58

原文展示:

圣恩宽逐客,万里听归来。未上凌烟阁,先登望海台。水翻翠浪拥,地拓碧天开。目断云飞处,终身愧老莱。

白话文翻译:

皇帝的恩典宽厚,让我这个被流放的人得以从万里之外归来。虽然还没有登上象征功勋的凌烟阁,但先登上了可以远望大海的高台。海水翻涌,像翠绿的波浪簇拥着,大地广阔,仿佛碧蓝的天空被打开。目光所及之处,云彩飞舞,我终身感到愧对老莱子那样的孝子。

注释:

  • 圣恩:指皇帝的恩典。
  • 逐客:被流放的人。
  • 凌烟阁:古代纪念功臣的楼阁。
  • 望海台:可以远望大海的高台。
  • 翠浪:形容海浪的颜色和形态。
  • 地拓:大地的广阔。
  • 碧天开:天空的广阔。
  • 目断:目光所及之处。
  • 老莱:老莱子,古代著名的孝子。

典故解析:

  • 凌烟阁:唐代长安城内的一座楼阁,用于陈列功臣画像,象征功勋和荣誉。
  • 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人,以孝顺父母著称,常被用作孝道的典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解缙,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因政治斗争被流放,后得到皇帝的宽恕得以回归。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解缙在被流放后得到皇帝的宽恕,从万里之外归来时所作,表达了对皇帝恩典的感激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尽孝的愧疚。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流放归来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未能尽孝的愧疚,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诗中“圣恩宽逐客,万里听归来”直接表达了对皇帝宽恕的感激,而“未上凌烟阁,先登望海台”则暗示了对未来功名的期待。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恩宽逐客,万里听归来”:直接表达了对皇帝宽恕的感激,以及从万里之外归来的喜悦。
  • “未上凌烟阁,先登望海台”: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未来功名的期待和对现实境遇的接受。
  • “水翻翠浪拥,地拓碧天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
  • “目断云飞处,终身愧老莱”:表达了对未能尽孝的愧疚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未上凌烟阁,先登望海台”的对比,强化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水翻翠浪拥,地拓碧天开”中的“拥”和“开”赋予了自然景象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形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归来的喜悦、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未能尽孝的愧疚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凌烟阁:象征功勋和荣誉。
  • 望海台:象征远大的视野和未来的期待。
  • 翠浪:象征生机和活力。
  • 碧天:象征广阔和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凌烟阁”象征什么? A. 功勋和荣誉 B. 流放之地 C. 孝道 D. 自然景观

  2. 诗中“望海台”的作用是什么? A. 象征远大的视野和未来的期待 B. 象征过去的回忆 C. 象征悲伤 D. 象征孤独

  3. 诗中“翠浪”和“碧天”分别象征什么? A. 生机和活力;广阔和自由 B. 悲伤和孤独 C. 过去和未来 D. 孝道和荣誉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对比:

  • 解缙的《回京》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 解缙的《回京》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不同的情感和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解缙的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明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舍弟生子 上知己 山中宿小民家夜闻虎因有感 山居 日望冉雄飞之来久不闻近耗因成鄙句以见翘然 秋夜书事 秋日即事 清明 清富轩 蒲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人字头的字 东磕西撞 旧格 嵺愀 包含坑的词语有哪些 不明事理 采字头的字 执馘 比字旁的字 递流 貝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置结尾的成语 同生死共患难 挥剑成河 餐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